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駱家輝的眼睛一直瞄准著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2 18:04:39  


 
“我們家族走完這一英里,用了一個世紀”

  駱家輝祖籍廣東台山,1950年出生於西雅圖,是第三代移民。他的祖父駱世澤,坐著蒸汽船來到美國,給一個富有的白人家庭做傭人,這裡離華盛頓州州長官邸只有一英里。駱家輝的父親駱榮碩是二戰老兵,退伍後一直沒有找到工作,開了一家小雜貨店,一家7口擠在公屋裡,生活困苦。駱家輝5歲前只會說台山話,不懂英語,在幼兒園因為不愛吃美式早餐而被教員打手板。

  靠著獎學金和助學貸款,駱家輝在耶魯大學完成學業,獲得政治學學士學位,3年後又取得波士頓大學法學學位。儘管在美華人素有不碰政治的傳統,駱家輝卻在1982年競選華盛頓州議員成功,在撥款委員會任職期間,贏得技術專家的美譽。1994年,他成為華盛頓州金郡第一位華裔郡長,1997年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州長。

  駱家輝後來多次說,從打雜的僕人,到華盛頓州州長,“我們家族走完這一英里,用了一個世紀。”奧巴馬說,駱家輝本身就是美國夢的主角,“有時美國的故事就發生在一英里之內。”

  從1997年到2005年,駱家輝見證了微軟和亞馬遜這些互聯網公司的興起,卻也不得不面對波音公司總部東遷芝加哥的現實,以及應對美國政府為減少債務而對公共開支的縮減。《洛杉磯時報》說,他在任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決策是推出31億美元的減稅和交通規劃一攬子計劃,從而說服了波音公司至少把“夢幻客機”(787 Dreamliner)的生產工廠留在華盛頓州。

  這也是中國從深入改革到“大國崛起”的8年,駱家輝並沒有做一個旁觀者。1997年10月11日,駱家輝自費與妻子李檬第一次回到廣東台山水步鎮吉龍村尋根祭祖,幾萬鄉親聞訊趕來,人們從村口的公路一直排到了水步鎮。在此之前,他剛剛在北京受到江澤民的接見。有媒體說,駱家輝的尋根之旅也是中美關係冷淡期的一次試探之旅,他結束訪華兩周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開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12年來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正式訪美。

  駱家輝漸漸為中國高層所熟知。他說起美國國務院告訴他,在黨召開會議時,胡錦濤不大可能會見外國人,但“他還是和我會談超過了一個小時”。而《香港商報》則報道說,在過去的兩年中,幾乎中國高官每次訪美時,都會與駱家輝見面。

  2006年,駱家輝再次回鄉祭祖,此時他已放棄連任華盛頓州州長,更多地以私人身份奔走於中美之間。而作為希拉里•克林頓的老友,他也為幫助後者競選2008年美國總統不遺餘力,爭取亞裔選票,直到投票前一日,他還在休斯頓的華埠為希拉里站台。

  希拉里競選團隊成員羅玲後來撰文回憶說,他手裡拿著一叠宣傳單,走近每個在超市盤桓的人,與他們打招呼,……最後幹脆站在超市門口,給每一位進出超市的顧客發放宣傳單。而在回答當地媒體關於“希拉里將如何處理中美經貿問題”的提問時,他說,“美國需要中國產的廉價產品,這樣美國人口袋裡可以多存點錢,可以幫助美國經濟。但是美方應要求中方生產沒有有害化學品的產品,提高產品的安全性能和質量。中方也可以反過來用賺來的錢購買美國的產品,如此促進雙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