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戰“變天”,利比亞將走向何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3 11:00:57  


 
政權破不易立更難 

  比卡扎菲個人命運更牽動人心的,是未來利比亞的命運,它是否會淪為第二個伊拉克、索馬里或者蘇丹?朱威烈表示,這種可能性雖說不大,但擔憂不能排除。眼下當務之急,一是反對派要考慮如何鞏固戰果,穩定局勢,填補權力真空。二是同原親卡扎菲政權勢力實現政治和解,並將其納入未來利比亞政治重構進程而非將其邊緣化,在這一點上,昔日伊拉克“清除”阿拉伯社會復興黨導致政基不穩的教訓值得汲取。三是釐清反對派內部,尤其是東西部反對派之間的利益糾葛,達成政治、經濟重建的一致訴求。 

國際影響逐步顯現 

  隨著利比亞局勢的相對明朗化,其帶來的國際影響也逐步顯現,除了對國際原油期貨市場價格構成下行壓力之外,也使各國在該地區地緣政治格局中的角色發生些許變化,經濟利益得到再分配再調整。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安惠侯表示,從政治上看,“利比亞案例”,即通過外力干涉的方式促成一個國家政權更迭,可能對動蕩中的其他阿拉伯國家產生影響,一方面會對叙利亞、也門、阿爾及利亞等國反對派產生心理鼓舞;另一方面為北約今後可能軍事干涉其他國家提供了一種範式,對一些“不聽話”的中東國家是殺雞儆猴之舉。 

  從經濟上看,利比亞石油原本就以出口到法、意等西方國家為主,出口到中、俄的量比較有限,但中國在那裡還有一些基建投資,俄羅斯則同利比亞有軍事利害關係。未來利比亞新政權會在多大程度上將胳膊肘轉向美歐,還有待觀察。但中方一貫尊重利比亞人民的選擇,而且也同反對派保持接觸,所以利比亞重建也絕不會把中方排除在外。中國未來在中東市場需要長遠謀劃的是探索更安全的經濟合作模式,例如簽訂保險協議和進行風險評估,等等。(時間:8月23日 來源:解放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