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利比亞未來重建面臨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3 14:48:00  


   
  要讓成分複雜的反對派做好這三件事並不容易,因為這要靠談判、協商和妥協,而這在部落統治為基礎的利比亞實行起來有相當困難。但美英倒是在保持高壓的前提下,曾私下與卡扎菲有過接觸、而且取得一些進展的。只是在反對派槍聲一響、觸發卡扎菲武力鎮壓之後,美英兩國卻又支持反對派用武力改變政權了。2009年希拉里在其外交政策演講中聲稱,談判可以讓一些被國際社會排斥在外的政權改變行為,以換取國際社會承認,她把利比亞稱為這方面的成功“典範”。在此之前,在卡扎菲之子賽義夫的牽頭下,英國首相布萊爾曾數次訪問利比亞。與賽義夫有過接觸的蘭達尼說,賽義夫親口告訴她,布萊爾是他父親的顧問,在治國理政方面向他父親提出過不少建議。而有英國留學背景的賽義夫更是西方模式的踐行者,他在說服卡扎菲放棄核武計劃中起了關鍵作用,還勸說卡扎菲釋放了一些反政府人士,他自辦獨立媒體、用自籌資金建立的“卡扎菲基金會”來推行他的改革計劃。儘管賽義夫的“改革”並不順利,但他卻是一個真心希望用西方理念影響卡扎菲、改革利比亞的人士。但戰爭開始後,美英兩國便拋棄了卡扎菲父子,成功典範成了失敗例子。
  
  戰爭很痛快,談判很費時。反對派已經靠著西方基本推翻了卡扎菲。最大目的達到,他們今後還會對西方言聽計從嗎?如果不,美英等西方國家是否有足夠耐心讓他們“改變行為”呢?(時間:8月23日 來源:文匯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