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連石化的大火,還要燒幾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30 15:19:09  


  8月29日上午,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發生火災。大連,這座浪漫之都,成了名副其實的“傷城”。讓我們回頭數數,這短短的一年時間,大連被燒了幾回。

  ——2011年7月16日下午,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一煉油裝置發生洩漏起火。

  ——2010年12月15日,中石油大連新港儲油灌區附近區域失火,3人在火災中遇難。

  ——2010年10月24日,中石油遼河油田的工作人員在拆除“7•16”火災中的103號罐時,引發火災。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連新港儲油灌區發生爆炸和原油洩漏事故,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域受到污染,直接損失在5億元以上。(據《財經國家周刊》)

  同樣的事故如此密集的發生,難怪公眾感到震驚和憤怒。而且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連續兩年的7月16日發生火災,有網友調侃:中石油難道是要搞周年慶嗎?

  偶爾發生一次或許還算意外,如此密集的發生,顯然有深刻的背景需要檢討和反思。對於專業技術人員來說,總能找到技術上的原因,比如,所謂“儲油罐在高溫烘烤下爆裂走火”、“常減壓蒸餾裝置換熱器洩漏”,這些名詞,公眾不懂,但事故發生後暴露出來的問題,卻已經讓公眾有了自己的判斷。

  比如,去年“7•16”火災過後不到一個月,事故深層原因還未查清,漁民的損失還未補償,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卻大張旗鼓地開“7•16”火災事故搶險救援表彰大會,9個單位和197人分別被授予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稱號。據該公司職工反映,本該承擔事故責任的相關單位和個人,竟成為了功臣,立功受獎。尤其是負責該原油罐區生產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的部門和負責人,都成為了表彰重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