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每寸冷漠,都在“碾壓”道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7 13:59:12  


 
  究其症結,不過是“行善有風險”,出手不得不謹慎。將道德流失歸咎於“世態使然”,是公眾一貫的邏輯轉化。你看,“彭宇案”殷鑒在前,“做好事遭惡報”,誰還敢冒險救人?理由看似鏗鏘,其實是偽命題——真正道德,理應跳出物化的代價考量。行善成本,不應是冷漠的通行證。

  忽略人性反思,是對個體責任的遮蔽。修女特蕾莎說:“你如果行善事,人們會說你必定是出於自私的隱秘動機,不管怎樣,還是要行善事;將你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你可能會被反咬一口,不管怎樣,還是要把最寶貴的東西獻給世界”。道德踐履,本該更果敢,超越利弊權衡。

  社會學家孫立平在《國人的冷漠是如何鑄就的》一文中,將審醜麻木視作一種“輕度罪惡”。正是冷漠、歧視等庸常之惡,衍生出信任割裂。消解沉屙,需要人性規約的拾級而上:道德令,被人們視作底線性的信仰。“人們一切不幸的根源,不是饑荒,不是火災,也不止是那些作惡者,而在於他們各自為生”,托爾斯泰如是說。打破“流沙格局”,構築人際關懷,需要價值秩序的重新梳理——在社會儲藏室裡,多放置些“人本關懷”。人性復甦了,道德方能走進“春天裡”。(時間:10月17日 來源:華西都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