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限娛令”,利劍還是紙老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30 19:12:27  


早就被業內人士和觀衆議論紛紛的廣電總局“限娛令”日前終於正式下達。
  早就被業內人士和觀眾議論紛紛的廣電總局“限娛令”日前終於正式下達。根據該“令”之要求,婚戀等7類節目被限制,各衛視晚間黃金時間每周娛樂節目不能超過兩檔,全國選秀節目每年不超過10檔。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令”之所下,有人歡喜有人憂。可以肯定的是,重慶衛視肯定喜,因為它的節目“一片紅”;湖南衛視肯定憂,它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娛樂節目。

  熒屏亂象紛呈的確早該治理,多年來,熒屏上假造人生經歷、曝人隱私、為假醫假藥做廣告等等問題早已不一而足。但是,“限娛令”卻以籠統的方式企圖治理娛樂節目過多這一單方面的問題,既缺乏條分縷析的可操作性,又難以涵蓋熒屏複雜病症。因此,只能成為治標不治本,一開始吆喝得山響,最後不了了之的眾多“令”的其中一個。

  缺乏可操作性,體現了“令”的隨意性,歷史劇太多了限歷史,諜戰劇太多又限諜戰,結果往往按下葫蘆浮起瓢,充分暴露了廣電總局之“令”缺乏系統的規約。何況,就如很多網友所說,本來咱老百姓就活得夠郁悶了,還不讓電視節目來娛咱一樂!你這限娛究竟意欲何為?而對電視台而言,“令”之隨意也仿佛利劍懸於頭頂,免不了膽戰心驚。往往“令”下來的時候,該“令”所禁止的內容早已泛濫。在缺乏行業明晰規約的情況,今朝“限諜”明朝“限娛”的做法最終也會抑制電視行業的整體發展。

  熒屏之所以亂象紛呈,根子無非隱藏在對收視率背後的經濟利益的追求上。而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明晰電視台不同的功能:政策宣傳、社會責任、商業利益等等訴求都必須有嚴格的功能定位和實現管道。重慶衛視“變紅”之後,雖然收視率急劇下降,但有官方資助,官方訴求偏重自然可以理解。對於市場化運作的湖南衛視、江蘇衛視等,以娛樂節目追求商業訴求,也在情理之中,對於這種正當的利益訴求,說限就限顯然缺乏長遠考量。

  基於我國電視業管理現狀,企圖像歐美一樣將每個電視台區分出不同的功能定位顯然不太現實,對電視台而言,既然有綜合性的功能要求,那麼在綜合性裡面對每一方面的內容和訴求都有一個規範化、普適性的規約甚至法律條文,顯然是當務之急和治病之本。連撒狗血賣假藥的深夜廣告都治不了,出個操作性欠奉的限娛令,頂個啥用?(時間:10月30日 來源:濟南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