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在報道劉志偉的表現時,並沒有對劉的涵養領情;名古屋市市長也沒有被劉的大邦禮儀所感化,而是拒不收回自己的惡意挑釁!
當然,我們不相信以劉志偉之身份,會不明白面對歷史問題時大是大非的原則立場,我們也不懷疑身為南京人民的父母官,劉志偉會不記得南京遭受的屈辱與創傷。
那麼,是什麼讓本該拍案而起的手卻奉上禮品?又是什麼,讓普通國民都應有的憤慨卻幻化成官員臉上可掬的笑容?
有觀點說,如果劉志偉只是一個普通中國人,或許他早已拍案而起拂袖而去了;而恰恰因為他身負的官職,成了他的顧慮和羈絆。
長期以來,我們的一些官員習慣了一切按部就班,上令下行的工作方式,鮮有創新也難有創新,久而久之,鋒芒磨盡,個性流失。遇到突發情況,在上級指令缺失的情況下,難免應對無措。此次南京代表團出訪友好城市名古屋,原本是一次例行的“走親戚”,參觀訪問,握手送禮,一切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卻不料對方發難,突然冒出“不友好”的言論,在沒有預案的條件下,劉書記又豈敢越雷池一步!也許劉書記彼時滿腦子都是自己的官方身份,自己言行可能產生的後果,外交關係等等,卻恰恰忘記了,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有血性的普通中國人。
那麼又是什麼,讓一個普通人應有的血性,卻從一位身居高位的官員血管中流失?
在我們等待劉志偉或南京官方對此事的正面回應的同時,或許,還有超出這件事情之外的一些東西,也值得我們反思。(時間:2月23日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