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茅台的底氣何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3 15:13:57  


  上周,茅台高管劉自力回應記者關於“三公消費禁喝茅台”提案看法時反問,“三公消費禁止喝茅台?那麼我請問你,三公消費應該喝什麼酒?”以攻為守的一番反詰,當時很可能一下“噎”住了提問的記者。是啊,洋酒是酒,國酒也是酒。既然“三公消費”還離不了酒,憑啥只把“禁喝”的槍頭對准了茅台呢!只可惜,媒體記者沒有像網民熱議的那樣,馬上率性直白地再追一句:“三公消費”憑什麼一定要喝酒呢?

  筆者不清楚,即使是網民們的質問,在茅台那位劉高管的眼裡,是不是同樣都屬“紙老虎”。倒是同日的《京華時報》,還登載了一則報道: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表示,“三公消費”的“酒量”的確驚人,有測算數據稱,全國政府機關的公務飲酒量總和,相當於每年喝掉了一個“西湖”。如此“容積”和“胃口”,高傲的茅台還真是想不“牛氣”都難呐!

  “牛氣”的茅台並非不知內斂、處處張揚。譬如,儘管新近推出的“茅台成龍酒”,其普通版和珍藏版已分別定價1680元和16800元,但劉高管仍堅持認為,茅台絕不屬於奢侈品,它是“廣大消費者都消費得起”的產品。售價上萬元一瓶的茅台,還離“奢侈品”很遠,還跟“消費得起”很近?這種掩耳盜鈴式的“自謙”,其實也沒多少稀奇可言,不過是為了借助“三公消費”的強大“消化能力”,以確保市場業績“持久牛氣”的刻意低調罷了。

  作為國人,的確應該認同“茅台是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品牌,是中國的驕傲”。在洋品牌紛紛攻城掠寨,國產貨漸漸淪為陪襯的眾多消費領域,茅台的存在與壯大,其帶頭作用和領軍意義自不待言。若說品牌的“底氣”或“牛氣”,筆者覺得這種“敢跟洋貨拼高低”的實力,才是真正的氣場和氣勢。可也必須明白,創造這種“中國驕傲”的基石,應當來自於“公眾消費”,而別總想著依附於“三公消費”。

  “茅台的底氣”和“西湖的容積”一襯照,讓人起憂的不僅僅是“三公消費”的龐大消耗,更對某些“中國品牌”和“中國驕傲”的持久挺立、穩健發展,感到了某種潛在的隱患與危機。不管茅台劉高管是出於怎樣的想法和見地,至少在筆者看來,一家真正能夠直面市場和較量的企業,不應該去問“三公消費該喝什麼酒”,只可以永遠認准“廣大消費者想喝什麼酒”!(時間:3月13日 來源:湘潭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