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萬個“擔保”難抵一個證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6 16:33:54  


 
  爆炸案嫌疑人公布後,公眾之所以強烈懷疑,是因為警方沒有拿出足夠支持其犯罪嫌疑人認定的相關證據。此外還有重要一點,那就是當地政府部門存在掩蓋爆炸案真相的動機。

  越是這樣,警方越要嚴謹辦案,慎下結論。筆者願意相信警方作出的結論是正確的、嚴謹的、經得起推敲和驗證的,但遺憾的是,警方只公布了兩張視頻截圖以及幾段網絡留言,這些當然並不能打消公眾的疑慮。

  其實,證據一出,質疑必死。警方只要隨便拿出一項鐵證,各界的質疑馬上就能終止,局面也不會如此被動。但是,當地警方在打消公眾疑慮方面,並沒有有效的作為。比如,兩張視頻截圖公開之初,有人指出截圖上趙登用並沒有背“雙肩背包”。打消這個疑慮很簡單——只需要再公布一張清晰可見其背包的截圖就行——但警方沒有任何行動。

  筆者寧願相信,巧家警方遲遲不公布有效證據,是因為警方沒有認識到信息公開和打消公眾懷疑的必要性。這裡有必要告知巧家警方,面對影響如此廣泛的質疑,信息公開和消除公眾疑慮是其義務,因為這不僅是依法治國的需要,也是維護黨和政府公信力的需要。另外,執法部門代表的是法律的權威,因此面對質疑必須隨時自證清白,否則一旦屢被懷疑,也將影響法律的權威,乃至動搖國本。

  近些年,因為信息不夠公開、不主動回答公眾疑問,執法部門的形象已經受到了傷害。比如,近年來,犯罪嫌疑人在羈押場所猝死的事件不斷見諸報端,“躲貓貓”等詞匯已經成為一些犯罪嫌疑人受到虐待的象徵,成為執法部門的恥辱。不久前,謝亞龍案中關於受到刑訊逼供的輿論,有關部門迄今並沒有拿出有力的證據予以否認。“擔保”也好,聲明也好,如果不能拿出足夠的證據自證清白,即便不了了之,執法機構也必將受到“內傷”。

  關於雲南巧家爆炸案,不管案件究竟如何,公安局長的名義和前程在證據學上一文不值。雲南巧家警方一天不公布確鑿的證據,公眾的質疑就一天不會打消。(時間:5月16日 來源:中國青年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