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學豈能是“權貴培訓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9 19:57:23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清華大學造就了84名億萬富豪。
  中國校友會網近日發布了《2012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行榜》,看了這個榜單,我估計不少人會進一步地強化名校情結。排在前十名的,都是響當當的名字,而北大、清華、人大,則毫無懸念地位列前三。榜單顯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清華大學造就了84名億萬富豪,校友財富合計近3000億元。在傑出校友中,1952年以後畢業於北大的政、商、學界傑出人才最多,有456人;其次是清華,有292人。

  這個排行榜,在網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和批評,表明人們非常拿它當回事兒。本來,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機構,調查並發布這麼一個榜單,也沒什麼好計較的,但既然它已經在輿論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廣大群眾又挺較真的,那麼它所產生的誤導性,就被擴大化了。我相信,人們在批判大學教育功利化的同時,內心又特別向往這些造就了更多權貴的大學。這看上去很矛盾,但其實是一種深陷其中的無奈。

  說起來,這個排行榜有很多地方經不住推敲。譬如,調查的時間段很模糊,一會說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一會又說是“1952年以後”;又如,所謂“傑出校友”只局限於政、商、學界……其實,該校友會網站此前還發布過其他一些排行榜,如“中國大學創業富豪榜”、“中國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與這次“傑出校友排行榜”一樣,這些榜單所傳遞的信息很明顯:讀名校可獲得更多的發財與當官機會,而政、商、學之外的成功人士則不能算“傑出”。

  諸如此類的大學造富排行榜,其實是功利主義教育思維下的產物,是一味迎合市場的需要。許多人都會講梅貽琦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但你要讓他們調查發布一個“大師排行榜”,他們未必有興趣,也未必能弄出拿得出手的榜單。即使現在這些榜單,也未必沒有摻雜水分。譬如,有不少權貴並非大學造就的,而是有錢或有權之後,才去學校“鍍金”的;此外,時下行銷不衰的MBA、EMBA培訓班,由於其高昂的學費,被不少人質疑為權貴量身打造的教育項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