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綿陽紫荊民族中學原址,校園被萬達廣場巨大的 廣告墻包圍起來,成了一片大工地。 |
近日,由香港特區政府撥款和香港教聯會募捐400萬元重建的四川綿陽災區紫荊民族中學遭到拆遷,騰出地方建造豪華商住工程的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一個因慈善愛心被重建的校園,建成兩年就落得被拆遷變身商業地產項目的命運。人們驚詫於這所愛心學校的“短命”,更質疑政府的城市規劃能力和決策的公開性。60億元投資回報與幾百萬元善款的比對,似乎是讓決策者天平傾斜的原因。
儘管綿陽方面用“應急之需”做解,稱紫荊民族中學拆遷的原因是校舍狹小,缺乏運動場等公共設施,而且聲稱,此次並不是一拆了之,而是要將其遷建為設施更齊全的新校園。這種說法並非完全站不住腳,但公眾對此回應似乎並不領情。試想,如果善款的捐助者知道自己的滿腔愛心將換得兩年後的一片瓦礫,這份愛心怕是要化作傷心了。再試想,如果震後綿陽市在重新規劃城市建設布局時,能考慮到現有校址教學條件的拘囿,預計城市未來發展規模,據此做出合理規劃,紫荊民族中學還會做如今這般兩年內就建了拆、拆了建的重複功嗎?
規劃不當,傷民心,更傷公信。民眾的慈善愛心需要悉心呵護,政府的財政投資更要科學規劃。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決策時,為什麼民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常常被“無意”屏蔽掉?慈善的力量如何做到不被浪費,納稅人創造的公共財富如何使用才能不為政府的不當規劃買單,說到底,科學、合理才是規劃的首要選擇,公開、透明才是決策的有效通道。
4年前,“震出一個新中國”的豪邁猶在耳邊,紫荊民族中學拆遷引發人們關於慈善與公信的種種討論,不亞於一次餘震。珍惜每一顆愛心,尊重每一分建設資金,這樣才不辜負4年前那些沉默的逝者、不負今天所有活著的生者。(時間:5月25日 來源:黑龍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