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我們對環境監測應秉持怎樣的態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08 14:41:46  


  PM2.5還是PM10,這兩個指標在一兩年前還是很不為人知的專業術語,而現在已成為大眾語言中常聽到的詞;PM2.5還是PM10,在今天已經不存在爭議,誰都知道用PM2.5監測比用PM10監測,改善空氣質量的壓力更大、效果更好。而之所以從PM10改為PM2.5作為監測數據,民間對官方的逼迫起到了作用。 

  最近讀到一段話,看了之後覺得有必要評論一下。這段話是:“我們也注意到個別國家駐華使館監測空氣質量並發布信息的情況。這樣做在技術上既不符合國際通行的要求,也不符合中國的要求,既不嚴謹,也不規範。中國空氣質量監測及發布,涉及公共利益,屬政府的公共權力,個別國家駐華領事館自行開展空氣質量監測,並從互聯網發布空氣質量信息,既不符合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的精神,也違反了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我們希望個別駐華使領館尊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停止發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氣質量信息。” 

  這段話出自專業機構的官員在正式場合的表述,可以認為是代表官方觀點。這段話被媒體刊出後,引起不同議論。語言這東西,就看怎麼理解,10個人聽同樣一段話,可能就有10個不同的理解。這段話,從政治語境看,義正辭嚴,有大國風範;從內容看,由於涉及空氣質量,屬環境範圍,又有不那麼舒服的感覺。這種感覺歸納一下,就是本文標題“我們對環境監測應秉持怎樣的態度”? 

  環境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上說,環境沒有國度之分。對環境監測秉持一個寬容大度的態度,有利於促使自己做好環境的保護和改善。我們都曾經憤怒過的一件事就是,來自於西部的沙塵暴在經過中國境內刮到韓國、日本時,這兩個國家有媒體用十分刻薄偏激的語言評論,說非常厭惡這些來自中國的沙塵暴,恨不能用塑料布把整個中國給蓋上。這樣尖酸的話,在我們中國人聽來,能不生氣嗎?可是靜下心來想想,起源於內蒙古或黃土高原的沙塵暴,跟中國治理不力難道沒有關係嗎?跟全球變暖環境惡化難道沒有關係嗎?中國不能因為日韓媒體發出責難,就起訴日韓侵害了中國政府的公共權力。同樣,地震把日本的核電站震壞造成核洩漏,我們能夠由此抱怨日本這個國家為什麼總是地震嗎? 

  環境沒有國度之分。環境與政治,關係並不緊密。關注環境、改善環境,是為人類造福,為地球造福。全球變暖、環境惡化,對這樣的威脅如何防範,應該超越政治。因此,筆者認為,只要是善意的,或者是出於純技術層面的監測,應該不分官方民間,不分中國外國,不應刻意強調中國環境只能中國自己監測,監測結果只能以官方的為准。懼怕別人監測,只能說我們自己沒有做好。筆者特別欣賞的是北京市對改善環境所持的行動,當他們知道植樹造林對改善空氣質量有巨大作用時,立即著手部署造林,今春1100多萬棵樹栽植完畢,如果連續幾年都大力植樹造林,若干年後必將對北京的環境改善起到良好作用。洗乾淨自己,就不怕別人用鏡子照。 

  我們對環境監測應秉持怎樣的態度,這是一個問題。(時間:6月8日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