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牟縣“白菜價”公車改革忽悠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5 20:58:00  


停在停車場等待拍賣的部分公車
  近日,河南中牟縣採取“三公開”措施,公開拍賣了43輛超編公車。經過多輪競價,所有車輛全部成交,成交總金額39.11萬元,增值率達53.2%。按照當地提供的數據,有網友算了一下,平均每輛車9095.3元,按照增值率達53.2%,平均一輛車原價值4256.6元。看著以上數字,難怪很多網友提出了“這不是忽悠老百姓嗎”的質問。

  或許公眾最大的疑問莫過於均價4200多元的公車需要改革嗎?當下有低於4200元的轎車嗎,這樣的車哪個領導會坐?既然要進行公車改革,就應當將改革的全過程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每輛車是何時購進、購進時的價格及發票、整改的具體打算、想要拍賣的公開範圍和方式、最終成交價格等所有的環節,都應當向公眾有一個完整而清晰的交代。像中牟縣這樣“經過了兩天的公示”,公眾又能夠得到多少實質性的信息?

  公車拍賣過程中的權力監管是做好公車改革工作、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關鍵。很多時候,公車拍賣為了確保群眾的參與度,設置的起拍價往往偏低。然而,有網友假設的一種情境卻令我們深思:假如領導的“身邊人”舉了八千,會有多少人敢價報一萬。雖然只是假設,但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並不是沒有。面對國有資產改革中非常關鍵的公車改革,監管必須要全面、到位。面對改革,必須要在制度、方法等各個環節進行創新,將“權”剝離到改革的執行圈之外。

  河南中牟縣公車改革賣出“白菜價”,反映的是改革面前對國有資產的不負責任和對公眾監督權的挑戰。但願中牟縣能給公眾一個滿意的交待。(時間:7月15日 來源:南方都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