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廣州“垃圾袋實名制”新舉措不能只有觀感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7 16:22:19  


 
  最後,以政府為主還是以企業為主是決定其能否得到順利實施的關鍵。廣東省建委原主任陳之泉認為,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全廣州市的垃圾處理利益很大。近年來垃圾處理,無論是垃圾分類管理,還是廢棄油脂回收,都未能得到很好的實施,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政府部門直接介入,想做卻不能做好,於是便只好不斷打政策補丁來進行彌補,最後導致了垃圾處理和管理的低效。

  垃圾本身也是資源,必須發揮其利益杠杆的作用,積極引導社會資本的參與。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每天產生的垃圾近1.7萬噸,只比廣州少了一點,但新加坡的垃圾回收率現已接近60%。之所以能產生這樣的成效,關鍵在於企業化運作,使民生工程更好地貼近了市場體系,從而獲得了多贏的效果。事實證明,這樣的經驗是可行的,廣州“東山街模式”運行半年後,小區的垃圾減量化率達到35%,與全市的其他地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模式未能被推開,是否因為與市城管委的模式相背離而“無疾而終”?那麼“垃圾袋實名制”等新舉措,最終也可能面臨觀賞美的尷尬。對於廣州相關部門來說,運作模式的“國際接軌”才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時間:7月17日 來源:南方都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