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乳企發感慨 “抽死人”的矯情從何而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2 14:27:43  


  三聚氰胺的陰霾,讓國內民眾充滿疑慮和擔憂,加強監管亦成為民眾的廣泛訴求。政府對乳企加強抽查力度和頻率,對於恢復民眾信心,顯然多有裨益。而如今,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竟然跳出來抱怨抽查太過頻密,“這麼抽(查)會抽死人”,這樣的矯情讓人莫名其妙。

  不過,回顧乳企的生存環境,“抽死人”的言論似乎又並不難理喻。三聚氰胺事件的生發,乳品行業秩序混亂、安全失陷,恐怕是監管寬鬆孕育的惡胎。正是長期以來,乳品行業在過分寬鬆的環境下生長,在利益的催化下,難免丟棄責任、罔顧安全和失卻良知。之前,就曾傳出乳企綁架乳品新國標的信息,儘管乳企事後否認,但從標準難與民眾安全訴求相匹配來看,公眾有此般質疑也並不奇怪。

  每每乳品行業有醜聞傳出,總會有乳企和行業協會出來哭訴和叫苦,希望社會給乳業的發展一個機會。但乳企又何曾真正反思過,中國的乳企又何嘗給過民眾機會。三聚氰胺造成的傷害還沒有消除,各種乳業醜聞和安全威脅又被頻頻爆出,民眾何嘗不想給乳業機會,只是中國乳業好好反思過自己的責任和良知,給過自己機會嗎?乳業的毀譽,很多時候並不在監管者,不在輿論,不在公眾,恰恰在於乳企自身的責任和良知。

  “國家對乳製品的抽查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去年國家抽查光明乳業4553次,折算下來是抽查了幾十萬個指標,沒有一個不合格。”按照郭本恒的意思,這樣的抽查是沒有必要的,支撐的理由恐怕也是“沒有一個不合格”。但是,現在抽檢合格是否意味著以後也會合格呢?習慣了在寬鬆監管環境下生存,監管稍微嚴厲,就覺得難以接受,很顯然,中國乳企顯然是被長期的監管寬鬆環境給慣壞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