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杭州煙花事故:危險不能打入活動“成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5 14:39:13  


10月13日,一名傷者在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接受救治。
  樂極生悲的轉變,僅在一瞬間。10月13日,杭州第14屆西湖博覽會開幕式上,按慣例舉行了大型煙花晚會,但在大會運河分會場,有兩發煙花落到了看台附近,現場一片慘叫聲。有約151名觀眾受到了影響,目前還有5名傷者留院觀察。杭州市拱墅區政府做出公開道歉,並承諾將會給予一定的經濟賠償。

  今年煙花晚會在西湖、運河等幾個分會場舉行;也是在西湖申遺後,首次在西湖邊舉行的煙火大會。之前運河會場已經燃放多年,但這次偏偏在運河分會場出了事,煙火從水面上施放處竄到了看台上,造成嚴重的傷害和恐慌。

  近年,大型社會性公共活動中安全事故並非孤例。比較嚴重的有,2004年2月5日,北京密雲正月十五的觀燈會上,由於人流擁擠,導致37人被踩踏致死,37人受傷。2006年國務院終於制訂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編制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成為各級政府的日常工作。客觀地說,杭州方面對於煙花晚會事故的確做了相應的應急工作,包括在醫院開設綠色通道,及時救治、登記傷者。但一切預案的可靠性,只能在殘酷的現實中接受檢驗。

  從近年發生的一些事故來看,很多地方的預案存在“接觸不良”、考慮不周的問題。比如,今年北京“7•21”暴雨,造成數十人死亡。《北京市防汛應急預案(2012年修訂)》規定:部分立交橋下積水深度可能達100cm以上,就要拉動最高級的紅色預警,及時禁止通行並排水;但當天市民丁志健還是駕車淹死在廣渠門立交橋下。應急預案不是編出來就十全十美的;每一場事故,每一次流血,都應該成為修訂應急預案的起點,從這個意義上說應急預案是用鮮血寫成的。

  對這次煙火事故,杭州方面表示將調查事故原因和煙花的質量問題。恐怕問題還不止於這些。與別的地區借助廣闊水面的煙火表演不同,杭州的運河本身水面不寬,看台離發射點近;運河周邊地域狹窄,也不方便群眾躲避、疏散。這些不利的客觀因素,長期存在;雖然平安地經歷了之前多年的煙花晚會,但在13日晚上那兩枚跑偏的煙火面前被曝光出來。這也敲響了大型社會性公共活動的安全警鐘,無論之前的N次是安全的,也不表示安全隱患已經排除,公共安全警鐘長鳴,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