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公權責任流失才有無羞恥的漠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7 10:42:56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官方通報犯罪嫌疑人名字為“閔應軍”,記者經過採訪核實發現應為“閔擁軍”。嫌疑人的名字都會弄錯,那麼圍繞事件本身,公眾的擔憂還有更多,值得討論的,值得職能部門深入調查的也有很多,並且這些都是有意義的,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對一個個別偶然事件的細節追究,更在於對個體狂魔舉動背後社會隱藏問題的思考,負責的調查與共同思考是為了保護孩子,是為了悲劇不再重現。

  毫不遮掩的漠視,宣示了內心的無知與蒼白,也宣示了職能部門責任的流失。當漠視到了毫無羞恥的地步,聚焦孩子的生命安全才會被說成“無意義”的事。如此漠視發生在普通民眾身上,會令人擔憂,發生在職能部門的公職人員身上,則令人無比害怕,進而一身冷汗。

  當然,漠視更是因為想要回避責任的心態導致,進而才有“討論這有啥意義”的不耐煩態度。然而,面對這樣的惡性事件,回避隱藏了問題,增加了社會的焦慮,對孩子的生命安全是不負責的,也阻礙著社會的集體自省。

  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精神疾病關乎著案件的定性問題,有無討論意義,依據常識,大家都能給出答案。而這位公職人員卻以此發問,這讓人感到痛苦與寒心。(時間:12月17日 來源:西安晚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