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慘案後,怎樣撫平孩子的“尊嚴皺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7 14:49:07  


 
  按理說,22名學生被砍傷,當激起人的痛心與反思。可據媒體曝,在當地官方通報中,連行凶者名字都張冠李戴,以至於造成誤傷;新華社記者前去採訪時,縣教育局的人在玩遊戲,當記者核實嫌疑犯是否有精神病時,有官員回應:討論這有啥意義?輕佻的姿態,委實讓人痛上加痛:慘案豁開的傷口,非但不立馬修復,反倒置之罔顧,這何嘗不是助推悲劇重演的病態土壤?

  慘案過後,相信責任部門會啟動問責,善後性補償與補救性救濟也能盡快著地。可是,暴力造成的心理陰影,該怎樣從孩子心中抽空?要知道,恐懼相隨,也會讓尊嚴殘留皺痕。

  發生在光山的凄然一幕,是個案,也是全局性反思的切口:對精神病患者肇事的遏制,對校園安保的強化與監督,都應被提上日程。前不久,《精神衛生法》中規定精神病患者有權拒絕收治,這或能消減“被精神病”亂象,但與此同時,“該收治的卻沒被收治”現象也存在,如何防止他們從“患者”到“施暴者”的角色驟變,引人深思。公安部曾要求各地開展重性精神病人排查,但排查過場化,及慮及專項救助資金匱乏的故意疏漏,容易留下死角。

  再者,校園安保的“缺角”,也亟須盡早填補。“配備保安,治安巡邏”的常態化安保舉措,應急演練,都不可或缺。而今,這面臨的最大困境是執行疲乏,導致保護網孱弱不堪。

  生活的腳本難以改寫,慘案已釀成,理應用反思和彌補去避免重蹈。要撫平孩子的“尊嚴皺痕”,就該讓他們的世界多點溫情,少些“驚魂”。(時間:12月17日 來源:華西都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