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後,各省區市“異地高考”方案密集出爐。據報道,雲南隨遷子女今年雖可就地參加高考,但報考方案仍與戶籍密切掛鈎。報考三本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基本無門檻,如要報考雲南省屬院校、無障礙參加高考及錄取,條件中均包含戶籍要求。廣西將方案實施的時間定在2013年國慶,這也意味著該區在今年高考中仍將執行原有的政策。而北京、廣東、陝西、甘肅的方案雖然也從今年開始實施,但採用過渡和漸近的方式逐步實施,隨遷子女今年無法在當地參加高考。
早在2003年國家教育部就出台文件,允許隨遷子女在當地進行義務教育,如今已過去接近10年,當年入學的子女在今年或未來幾年裡都將進入高考學齡,如果再按照過去按戶籍所在地參加高考,對這一部分考生顯然有失公平,實際上這幾年隨遷子女因無法參加異地高考,所造成的不公平等矛盾也日益突出,國家教育部等四部委在今年9月既出台《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意見》,明確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可以在經常居住地參加高考,但具體條件的制定及實施方案卻下放到各省、市、自治區政府。
而從早前媒體報道情況來看,國家教育部官員對異地高考的所設置的門檻“意見”,雖然只是要求符合“三個條件”,但條件的“苛刻”是顯而易見的,除了要求隨遷子女的家長“有穩定的工作,有穩定的住所,有穩定的收入,並且繳納各種保險”之外,更有一個體現地方保護色彩非常濃鬱的附加條件,相比起各地的“異地高考方案”,幾乎在同一天公布的北上廣不僅“門檻”比各地高一些。北京和廣東的方案還“不約而同”選擇了過渡和漸進。其對異地高考的審慎態度甚至“恐懼”心理由此可見一斑。
從各地密集出台隨遷子女參加異地高考方案的速度和內容中更不難發現,人口輸出大省或高校資源較落後的地區普遍性的對異地高考比較“鬆”,不僅門檻設置較低甚至沒有門檻,而人口輸入大省的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和教育資源雄厚的省份,不僅門檻設置高,條件苛刻,所採取的“過渡性”措施用意也非常明顯,方案所折射出的地方保護意識都不盡相同。對於人口輸出大省來說,能夠推行異地高考顯然是好事,不僅沒有壓力,更是“求之不得”,而雲南似乎有些“另類”,但稍加思索也不難發現其方案的獨到之處,將戶籍與方案密切掛鈎,報考雲南省屬院校、無障礙參加高考及錄取等顯示出對當地人才培養的良苦用心和吸納人才的渴望。而占盡雄厚高校教育資源的北上廣等地高門檻和“漸進”方案,將保護本地考生利益的用意展露無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