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對“雲南鎮雄縣特大山體滑坡災害”的幾個再追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5 12:52:13  


 
  專家的“無關說”無一例外都指向無“直接關係”,而無“直接關係”也僅僅是地質專家站在地質的角度來闡釋,那麼有沒有除地質因素以外的“間接關係”更值得追問和回答,就事論事只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未免有井底之蛙的半尺天空之感,災難應該站在更廣闊的行政管理和社會經濟活動的大視角來分析,才更能夠明察秋毫,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仔細剖析,災難的“間接關係”還真不少。

  雲南是一個無災不成年的省份,鎮雄縣更不例外,近些年地質災害不斷,瀏覽搜尋該縣的大政方針、新聞報道和會議宣傳等資料,很難看到關於地質災害預防的新聞和措施,更多的內容是強調工業經濟特別是煤炭經濟的“大躍進”,如果從大政方針上和關鍵會議安排上都“吝嗇”地質災害的預防,那麼對地質災害的忽視可想而知,這絕不是空穴來風,不管是2011年鎮雄縣的黨代會報告裡,還是2012年6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幾乎只字未提如何預防和減少地質災害,那麼所謂的“狠抓落實”和“拉網式檢查”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去年7月24日上午,該縣國土資源局召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緊急會議,研究部署地質災害防治和救災工作提出要求,重點災害點做好監測監控工作。對轄區未出現或可能出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拉網式排查;做好地質災害點的預案工作;認真做好幹部卡片和群眾明白卡的發放工作;對災害區的群眾進行避讓搬遷的培訓以及信息發布工作。但是,據鎮雄縣果珠鄉政府一位姓傅的負責人透露,事故發生的鎮雄縣果珠鄉高坡村趙家溝村民組並沒有列入當地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也從來沒有納入群測群防體系。再緊急的會議,如果僅僅是會上鏗鏘表態,會後不落實或者落實走過場,也體現不了緊急會議的目的,國土資源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實乏力,地質災害隱患依然沉睡不醒。

  2010年,來自鎮雄縣一位叫劉雲鵬的大學生在《雲南省鎮雄縣自然災害調查報告中》無奈地說,我的家鄉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一直都是風調雨順的,為什麼最近幾年頻發自然災害呢,通過家鄉最近幾年的變化讓我了解到,從2006 年開始,家鄉每年都會有幾百畝森林被燒毀,當地人經常上山砍伐樹木,一些不法商人還對本地森林進行濫伐,亂砍、濫伐、森林火災、煤礦的過度開採是導致自然災害頻發的原因。不要對自然進行掠奪式的開發和利用,要取之有度。將環保進行到底,從而防止災害的發生。這位大學生的所見所聞,從新聞媒體所拍攝的照片上也可以得到印證,趙家溝的山頭上僅僅散落著零星的樹木,光禿禿的山上,不少地方被農民開墾成田地,演變成了真真正正的“退林還耕”,水土怎麼能夠保持,怎麼能夠實現生態效益而保護農民的安居樂業。不說亂砍濫伐導致山體植被日益稀疏,不說生態欠賬,不說植被破壞,僅說雨水衝刷和岩體鬆軟,生態破壞的警惕性哪裡去了?

  雲南省針對地質災害的預警早於去年的11月21日就已經結束。也就是說,由於此次鎮雄縣山體滑坡事故發生在了地質災害預警的真空期,因此雲南省地質環境監測院沒有做任何的預警和預報,沒有科學的預警,不知不覺中災難遲早要發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