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推行“先看病後付費”從加速決策議程開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4 00:40:34  


  從披露到辟謠,不過須臾之間,“先看病後付費”的話題由此升溫。公眾表情,也經歷了從期待到失落的切換。儘管官方表態已一錘定音,可對“先看病後付費”的討論仍在展開。輿論熱議,無疑是公共訴求井噴的投射。

  長期以來,看病就得先掏錢,已成慣例。對有些患者而言,這有些繁瑣,不但有無錢墊付之憂,還要在排隊繳費、報銷等環節耗費時間成本。對醫院來說,就診效率也會被拖累。

  若是採用“先診療後結算”的就醫模式,對醫改增量等不乏積極意義。患者無需擔心承受不了墊付費用,也能少些折騰。它尊重了患者的就醫感受,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也是醫改升級的大勢所趨。

  當然,全面推行“先看病後付費”模式,勢必會遇到掣肘。它要與醫保結算機制對接,當費用墊付落到醫院頭上,勢必衝擊醫院的資金鏈。只有資金周轉暢通,才能避免為醫療運作設梗。在推廣空間受限的情境下,完善醫保異地轉接、結算聯網等就尤為重要。再者,在相應的制度安排上,還須預估風險,謹防逃費。與之對應的,是個人征信系統的亟待補全。

  多重阻力下,“先看病後付費”的推進之難不難窺見。在“摸石頭”中過河,也就情有可原。但路障充斥,不等於可原地踏步,或裹足緩行。在醫保水平漸次提升等語境中,加快推行“先看病後付費”,才能拓展醫改層次,承接民眾期許。事實上,構築起多維的配套機制,“先看病後付費”的風險是可控的。

  說到底,推行“先看病後付費”,可有緩衝空間,但應平衡民眾訴求與現實阻礙,循序漸進。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將它提上決策議程,制訂出時間表——要知道,輿論聚焦與嗟嘆,正是期待善政盡早落地的迂回表達。(時間:2月21日 來源:華西都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