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H7N9考驗公眾理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4 15:19:47  


  SARS過去10年,H7N9襲來,我們當如何應對?具體而言,科學家的回答必須誠實,政府官員必須盡責,公眾的表現應該理性。

科學家:“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截至記者發稿時,全國已有28人被確診為身染H7N9禽流感病毒,其中9人不幸死亡。新的病例仍然在增加中。此時,公眾最為關心的是,病毒來自何方,又將如何演變,是否會造成SARS那樣嚴重的傷害?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長、國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躍龍說:“目前,我們對H7N9所知甚少,只知道它是一個重配後的新病毒,擁有了感染人的能力。至於H7N9是何時生成的,又是在何種情況下突變而來,以及傳播力怎樣,穩定性如何,都尚未可知。”

  當舒躍龍第一次看到H7N9時以為自己搞錯了,它的特征不屬於任何已知病毒。通過連夜的實驗,中國疾控中心終於確定這是一個新病毒,並且迅速將此情況通報給世界衛生組織。

  “我們知道,流感病毒的重配是很容易的,就像積木的再組合那樣。H7N9可能是兩種或者三種禽流感混合變異而成。我們還知道,通過變異,它能夠和哺乳動物細胞相結合,從而致人生病。”舒躍龍說。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通過實驗證明,在新病毒8個基因片段當中,有兩個片段(HA和NA)來自H7N9病毒,6個片段(PB2、PB1、PA、NP、M和PS)來自H9N2亞型的禽流感病毒。和其他的禽流感一樣,H7N9對熱敏感,對低溫抵抗力較強,65℃加熱30分鐘或煮沸(100℃)兩分鐘以上可滅活。不過,和早前H1N1不同,H7N9並沒有和人相同的基因片段。

  舒躍龍說,儘管至今未發現H7N9人傳人證據,但是尚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中國疾控網絡將密切關注它的動向。這將是下一步防控的重點。

  “打仗最怕不知道敵人是誰。儘管我們現在對H7N9所知有限,但是我們已經知道了它。相信假以時日,科學終歸能知道打敗它的辦法。”他說。

“告訴公眾實話天塌不下來”

  這幾天,衛計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梁萬年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之一是:政府如何避免重蹈SARS的覆轍,做到不因向公眾隱瞞而造成更大損失?對此,他的回答是,10年來,一方面,中國衛生應急體系已經有了很大進步,為信息及時公開提供了物質支撐;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對疫情也形成了一套規範透明的程序,不至於使信息遭到瞞報和漏報。

  今年正好是SARS暴發10周年,不少人在反思當年的災禍何以那麼嚴重。人們有一個共識,如果政府在疫情發生時能夠“打開天窗說亮話”,很多損失和傷害本來可以避免或者減少。然而,當時各級政府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這樣做,總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終於使事情變得越來越糟,不可收拾。“告訴公眾實話天塌不下來。”有評論總結說。

  SARS之後,中國政府投入100多億元,用於全國公共衛生系統的重建。這從負壓病房上即可見一斑。目前,這種專門用於接收呼吸道傳染病病人的病房,不僅在醫院得到了普及,部分城市還配備了負壓救護車。另外,一套信息報告制度已然形成。這套覆蓋中央、省、市、縣、鄉五級行政機構的信息系統,可以將全國31個省份包括傳染病疫情在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通過網絡直接報告給中央政府。

  與這種硬件改善相映的是,政府對信息公開的認識和決心。H7N9剛一現身,衛計委就承諾,依法及時發布信息,積極宣傳健康知識,及時向社會公眾發布疫情。組織專家訪談、發布疫情防控知識問答,為公眾解釋疑惑。

  中國政府關於此次疫情信息的及時公開透明,也贏得了國際主流輿論的肯定。10年前,世界衛生組織曾因為封鎖SARS疫情而嚴厲地批評過中國。但今天世界衛生組織說,中國政府一直在“不懈努力”,包括在積極開展現場調查之後,及時通報並快速共享信息,加大對疫病的監控防治力度,並對那些有不明原因呼吸疾病的人進行追溯檢測。

我們要理性面對疫情

  迄今為止,H7N9尚未給中國老百姓的生活造成太大影響。除了江浙部分地方偶發的多購板藍根和個別人的造謠、傳謠外,人們都在平靜地關注著疫情的發展。

  “在這次疫情中,不僅中國政府的表現有所進步,而且老百姓的科學素養也在提高。”協和醫科大學教授楊功煥說,儘管我們對H7N9還沒有全面的了解,不確定性也的確意味著危險,但是這不是全民恐慌的理由,我們的民族應該有對未知的事物保持正確態度的能力。“到目前為止,這一次我們做得還不錯。”

  和當年SARS不同,今天的中國並未出現人心惶惶的局面;和之前日本核洩漏時不同,今天的中國也未出現搶鹽的鬧劇。人們對疫情保持著關心和警惕,卻也沒有緊張到神經兮兮的地步。

  “經過之前的種種經歷,大家已經認識到,無謂的恐慌只會帶來煩惱、傷害和損失。在疫情面前,我們普通人也需要一個科學、理性的精神。即便H7N9繼續發生變異,我們也要相信人類會有這樣或那樣的辦法。不管這些辦法是什麼,但一定不是恐慌!”楊功煥說。(時間:4月11日 來源:中國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