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下跪求治污,呼籲健全倒逼機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0 02:52:28  


  向企業、政府環保部門反映情況解決問題未果,湖南雙峰縣杏子鋪鎮溪口村十餘位村民下跪,攔住縣委書記吳德華的車,請求關停當地一家排放毒氣污水的企業。雙峰縣委書記吳德華表示,該企業排放符合環保部門標準,但噪音超標,已責令該企業停產整改。

  村民的訴求是解決污染。河水以前能洗澡,現在洗手就能起紅斑。是不是污染呢?恐怕不用科學數據就能證明,縣委書記吳德華的表態顯然是避重就輕。

  倒逼政府治污,怎麼就這麼難呢!從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到去環保部門遞交材料“擊鼓鳴冤”,再到自喪尊嚴的下跪,該呼籲的也呼籲了,該採取的方式也採取了,為何還是激活不了當地政府的治污責任呢?

  從目前來看,逼著地方政府治污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壓力,是一場地方保護和中央整治的博弈。不得不說,中央治理環境的行政壓力是一直在增強的。如9月10日,國務院下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地方政府對當地空氣質量負總責。這當然是好事兒,但是自上而下的治理運動,權力鞭長莫及之下,自會產生污染反彈。

  治理與保護環境,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深層互動,不僅要保持自上而下的行政壓力,也要保證自下而上的民意倒逼。我國《環境保護法》早就確立了依靠群眾保護環境的原則。依靠群眾保護環境,不是僅僅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所言,要群眾從自身、點滴做起,過綠色、文明、節約的生活。群眾的力量不能到此為止。群眾反映環境問題的意見,政府得有人聽,聽到了必須答覆、解決;如果無動於衷,就要有懲罰。這套民意倒逼機制,目前來看,恐非完善。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掀起環境保護運動,之所以能收獲成效,關鍵在於群眾的選票壓力。我們能否將“環境滿意度”擬成選票,讓地方群眾實行“環境一票否決制”呢?這樣的話,還會上演各種喊環保局長游泳、下跪“攔轎喊冤”的鬧劇嗎?(時間:9月16日 來源:河南商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