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查處洋快餐應當樹立法治標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23 12:19:44


  記者臥底兩個多月發現,麥當勞、必勝客等國際知名快餐連鎖店的肉類供應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通過過期食品回鍋重做、更改保質期標印等手段加工過期劣質肉類,而且過期原料被優先在中國使用。對此,上海市食藥監部門表示,已經連夜行動查封該企業,要求上海所有麥當勞問題產品全部下架。

  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困擾我國多年,不斷出台“史上最嚴”也沒能解決這一痼疾。近日,在經過一輪的徵求意見之後,食品安全法修訂稿再次公開徵求意見,期待以最嚴格的監管制度和法律威懾來真正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在這個當口,洋快餐巨頭及其供應商送上了一個活生生的案例,為我們打開了進一步修改食品安全法相關條款的思維空間。更重要的是,即使從舊不從新,對洋快餐巨頭及其供應商的查處,也是彰顯決心的一次機會。

  就供應商來說,明知肉品已經過期,還製作生產數據陰陽賬本,工作人員侃言“過期也吃不死人”;面對監管人員卻讓保安攔住廠門直到執法人員到場後才解圍;平時應付檢查就暫時隱藏原本不得再利用的次品……就如新聞中那位有過食品安全執法經歷的標準化專家所說的一樣:供應商從一開始就不是“行政相對人”這一行政監管調解的對象,而是不折不扣的有預謀有組織的刑事犯罪分子。如果有關部門確認情況屬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明確了相關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

  就洋快餐巨頭來說,在涉及食品安全方面,其被曝光的頻率也不低,可為何隔一段時間總會再次出現這樣的事情呢?洋快餐經營者口口聲聲說他們對供應商有不定期檢查,一旦發現問題便取消合作,即使供應商內部的公開郵件已對違規操作進行了非常細致的記錄,但他們發現過問題嗎?沒有發現問題,洋快餐在監管上難道沒有失職嗎?他們因此處分過失職人員、修訂過工作流程嗎?無論洋快餐是否發現問題,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條已要求其對採購的食品原料和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對違反行為也有明確的罰則,最重是可以吊銷許可證的。

  就監管部門來說,這一次又非常尷尬,因為不是監管部門檢查發現的問題,而是記者臥底發現的,而且供應商在今年還喜獲食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稱號。即使在供應商這一端被刻意蒙騙了,為何沒有在洋快餐的加工、銷售端進行彌補呢?眾所周知,頻遭曝光的洋快餐本身就不是一個善主。那麼,監管部門究竟是怎麼監管的?究竟幹什麼去了?任何解釋都是蒼白的,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三條、第九十四條、第九十五條也都已經分情形對相應的監管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作出了十分具體的處罰規定。

  洋快餐銷售過期肉,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也是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現實。制度是最好的武器,正在徵求意見的食品安全法修訂稿,直接將社會共治、最嚴格的監督管理寫進了條款。人們期待洋快餐過期肉問題能夠盡快有一個交代,更期待對洋快餐過期肉的查處能樹立一個標杆。公眾都在等待,都在希望,只是,我們不希望等待得太久,更不想希望變成絕望。(時間:7月22日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郭文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