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高度警惕政商合作建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28 11:23:22


偏偏喜歡你(漫畫)
  有媒體披露湖北貧困縣蓋豪華辦公樓搬入7年不敢掛牌,報道中的涉事縣為湖北來鳳縣。該縣紀委工作人員回應稱,這裡有縣委、縣政府等20多個單位,都掛牌,太多了。

  政府大樓建成多年卻不掛牌,的確是一件詭異的事情,因為不掛牌而被當地老百姓戲稱“黑政府”,這顯然不太光彩。

  從相關報道來看,不掛牌的政府大樓還有很多,這些大樓看上去都比較豪華、氣派。至於不敢掛牌的原因很可能是違反樓堂館所規定。

  在筆者看來,這條新聞最有價值的地方,還不是敢不敢掛牌的問題,而是當地政府與開發商合作建房的問題。這條新聞至少提供了兩個案例,一是紀委人員披露“縣委縣政府辦公樓是開發商建的,政府沒花一分錢。”具體操作手法大概是,兩者是置換的,縣委舊辦公樓的土地給了開發商,開發商建了新大樓。這里面值得探究的問題有很多。

  另一個案例是,一個廣告自稱“豪宅”的房地產項目,下面三層是司法局用房,上面是住宅樓。這個商業樓盤和政府部門用房混在一起是如何操作的?從該縣發改局官員的說法來看,操作手法大概是司法局提供土地,開發商出了一點土地出讓金,然後雙方合作建房,“同居”在一幢樓裡。

  也就是說,這兩個案例的共同點是,地方政府提供建設用地,開發商出資建設。看上去是一個雙贏的結果,地方政府不用花錢就可以改變辦公條件,而開發商則獲得了地段較好的土地。但是,這里面很可能隱藏著很多不被外界知道的問題,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惕。

  比如說,地方政府與開發商在置換過程中有沒有貓膩?因為房地產多年來屬於腐敗高發領域,而所謂的“置換”是否公開、公正、公平,有待調查。這樣的做法有沒有制度依據,也值得追問。顯然,在這種“交易”中開發商一般是不會吃虧的,因此,國有資產有沒有流失?地方政府與開發商的關系是否不一般?讓人很懷疑。

  這種合作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為了欺上瞞下進行“闖關”。由於政府性質的樓堂館所近年來各方關注,比較敏感,所以地方政府就會以其他名義來建設。例如,司法局辦公用房與“豪宅”混在一起,就能以商品房開發的名義獲得審批,然後司法局再回購。而解決資金的手段,就是土地換大樓。

  不久前,《樓堂館所建設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指出“採取置換方式的樓堂館所項目,不得以未使用財政性資金、資產整合等名義規避審批。”但是,地方政府規避審批的名義有很多。再說,該條例實施後,能否落到實處,還有待觀察,因為這方面禁令過去很多,都沒有落到實處。(時間:7月24日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馮海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