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告別假日辦就能擁抱帶薪休假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18 11:32:44


  《新京報》16日報道,運行了14年的“全國假日辦”已正式撤銷。此舉意味著“政策從假日旅遊轉向帶薪休假”。

  走了“黃金周”,來了帶薪休假。只是,休假權如果不能全面認識、落實到位,這個“餡餅”只會好看不好吃。

  應運而生的“黃金周”,雖有拉動旅遊經濟之功,但也讓交通、旅店和景點不堪重負,各方怨聲載道。網友甚至稱,“黃金周”有“強迫休假”之嫌。不再過份看重“黃金周”,固然是把幾天的休假權歸還給了個人,但這只是淺淺的一步。如果沒有“人”的全面回歸,如果休假權不能落到實處,假日旅遊向帶薪休假轉型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我國從1999年實行“黃金周”,國務院在2008年也頒布了《職工帶薪休假條例》。“黃金周”取消與否,對帶薪休假影響很小。如“十一黃金周”,國家法定休假3天,加上兩個雙休日才7天。而帶薪休假早在6年前就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而且,這是不包含雙休日的。

  現實卻是,帶薪休假的狀況很不如人意。《中國青年報》曾在兩年前做過一份調查,50.4%的人直言所在單位不實行帶薪休假。另有調查顯示,只有不足三成上班族可享受帶薪休假,超過四成的人對自己休假狀況感到不滿或無奈。其中,規模小的企業差於規模大的企業,民企差於國企、外企、機關單位;專業性強、資源緊張的行業帶薪休假狀況差,即“有錢無閑”;體力勞動行業比腦力勞動行業休假狀況差。

  顯然,職工的休假權是有的,只是沒有全面認識到位,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現在要做的是,既要有全面更新對休假權的認知,更要拿出硬措施,把休假權真正落實好。

  要有觀念上的再突破。為什麼要設定節假日?節日,就是節令、節制;假日,就是要停下、休息。自然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需要休養生息。人力資源也一樣,需要勞逸結合。我們既要大力讚美在工作時認真負責、兢兢業業、精益求精,也要積極倡導合理、合法的休息。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利用帶薪休假,看一看風景名勝、讀一讀“無用”之書,甚至睡一睡懶覺,帶孩子出游,陪父母散心,都能修身養性、開拓眼界、提高工作效率,迸發出更大的能量。疲勞戰術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往往得不償失。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要轉型升級,生活方式也需要轉型升級,帶薪休假,就是一個好的切入點。

  領導幹部既要帶頭工作,也應帶頭休假。領導幹部比一般人擔子更重、壓力更大,也更應該合理安排帶薪休假。領導帶頭休假也是一種親民之舉,利於讓帶薪休假成為一種常態。

  據調查,78.1%的人認為,勞資雙方不對等,員工沒有話語權,領導不休大家也不敢休,領導不批想休也休不成,導致帶薪休假難以全面落實。因此,建立相應的監督和維權機制,通過工會組織加強對職工休假權的保障,勢在必行。還可以借鑒先進國家經驗,利用法律制度倒逼企業、單位,為職工帶薪休假開綠燈。(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王才忠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