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諾獎女婿”是關係學思維下的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7 17:39:05


  這兩天,眾多網友被一塊寫著“熱烈祝賀我校女婿埃裡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電子屏亮瞎了。這一標語版權屬於安徽蚌埠一中,原來,該校校友吉娜是新晉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夫人。

  據校方表示,這是為了激勵在校學生向優秀校友看齊,“我們在對學生做思想品德教育或者優秀教育宣傳時,學生看到這個標語,知道諾獎得主和他夫人,這樣可能聯繫得更快更直接。”

  不知道蚌埠一中的學生們從這一標語中獲得了怎樣的感悟,是否就此離諾獎的光榮與夢想更近了些?反正,看到這一標語的網友們沒有被激勵而是“深受刺激”“原來這樣拉關係也可以啊”……其實細細一看,“諾獎女婿”四個字可謂將鄉土、宗族、門派、中西文化交流等各種元素盡攬其中,在這一關係面前,什麼“同學”“老鄉”“校友”“同門”“同宗”等一類關係,都簡直弱爆了。

  也許,校方壓根兒並沒有太多功利性,有誰能想到從自己學校畢業的學生成為諾獎獲得者夫人呢?因此,一旦消息坐實,自然是難掩高興,不自覺生出些自豪感來—雖然,諾獎離我們很遠,但諾獎得主的夫人離我們很近,很近。

  這樣的故事私下說說無礙,若是作為“品德教育”案例,公開張貼於校園內,就難免受到質疑。如此公開攀龍附鳳,這是要讓學生們從中學到什麼呢?一如學校有學生自嘲—“諾獎女婿”與學校有什麼關係?是要教育學校女生嫁個好丈夫,為母校爭光嗎?

  如果說拉關係、托關係是為了解決當下問題,那麼,攀關係則是著眼於未來,是資源儲備和市場開發。蚌埠一中表示,將來或許能夠邀請到諾獎得主及其夫人來校做客。諾獎得主要來的話,會有多少領導相陪,帶來多少社會關係,引來多少關注,引發多少名人效應啊—這一層關係能夠給蚌埠一中帶來怎樣的機遇,確有許多想象的空間。

  關係就是生產力,關係產生影響力。想當初,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不少人都急於和他攀上關係。各種攀龍附鳳爭相上演,諸如“諾貝爾文學獎花落中國,莫言祖上曾任無錫知縣”一類新聞頻出,以至於網友都忍不住調侃道:“看見都在跟莫言攀關係,我感覺不能示弱,於是我找啊找,找了一宿終於找到了:莫言他和我一樣,都是男的。”

  可怕的是,關係文化的盛行往往意味著契約文化、法治文化的疲弱。無論是攀關係還是維護關係,都要付出極大的社會成本,在各種各樣的關係疏通之中,必然存在巨大的尋租空間。總結這兩年的反腐風暴,哪件案子沒有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哪一位涉案官員不深受關係學文化的影響,包括西門子、朗訊、葛蘭素史克等知名外企也深陷這類關係文化,製造出驚人的“賄賂門”。

  任何一個集體行為的產生,背後都有一定的文化土壤。攀洋親、“神祝福”事件不該僅是一則新笑林故事,人們在吐槽它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在自己的潛意識裡是否也有這樣的文化因子,它會不會在某個特定的時候跳出來,左右我們的行為。(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李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