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工資過快上漲傷害經濟”該說給誰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22 12:46:36


  “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這是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的說法。蔡昉指出,工資過快上漲意味著有過多的企業會變得困難,一部分承受不起高成本的企業已經垮掉了,因此,我們並不需要工資無限制上漲。

  凡事都有兩面性。工資上漲能夠改善收入分配,增強居民購買力,但同時也會增加企業用工成本,削弱“中國製造”的比較優勢,並容易引發通貨膨脹。因此從理論上講,“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有一定道理。

  不過,放到現實語境中,我國的工資上漲顯然遠沒有快到傷害經濟的地步。從橫向看,2012年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對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月收入做了統計,中國內地員工的月平均工資為656美元,約合人民幣4134元,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從縱向看,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中國經濟前景分析(2014年春季報告)》指出,中國全部雇員1985年平均工資為1120元,到2012年增長到34905元,共增長了約30倍。而同一時期人均gdp則從857元增加到29991元,增加了約34倍。當更多工薪階層陷入“工資跑不過gdp”的苦惱,專家一番“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的論調,頗有些“飽漢不知餓漢饑”,招來網民的口水板磚在所難免。

  當然,應該看到,近年來國民收入增長“冷熱不均”,一些高收入部門和行業薪酬繼續高歌猛進,進一步拉大收入分配差距。而一些企業人工成本的上升快於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的確給企業發展帶來壓力。只是,工資漲得快與慢,公衆既無權決定,也沒有能力作出調整。因此,“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的真正聽衆不應是公衆,而是另有其人。

  比如勞動密集型企業。工資成本增長,受衝擊最大的當屬勞動密集型企業,這些企業應加快轉型升級,通過提高機械化水平降低對勞動力的依賴,加快自主創新提高產品議價能力,從而有效“消化”人工成本。

  比如壟斷行業。央企年平均工資為私企的4.2倍,壟斷行業薪酬增長過快備受詬病。收入分配改革的原則是“提低、控高、擴中”,對於壟斷行業,一方面要完善對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的雙重調控政策,降低國企高管薪酬、提高稅收標准和紅利上繳水平;另一方面要打破壟斷,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再比如政府決策部門。近年來各地紛紛上調最低工資標准,在公衆叫好的同時也引來了“政府請客,企業埋單”的質疑。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是一門學問,政府不能只是工資標准的制定者,更應成為公共福利的提供者。對於企業,政府應加大稅費減免力度;對於勞動者,政府應完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社會保障,以有效替代工資上漲。(來源:嘉興日報 作者:張楓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