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啓動“冤案”重審,何以一等就是九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12 01:48:25


11月1日上午,呼格吉勒圖的父母來到兒子墓地,呼母哭著對墓碑說:“孩子,案子要再審了。”
  曾經轟動全國的內蒙古“呼格吉勒圖冤殺案”即將啓動重審程序,被以“故意殺人罪”槍決13年後,當年的“殺人犯”呼格吉勒圖面臨無罪判決的可能。呼格吉勒圖之所以被認為是冤殺,是因為2005年,內蒙古系列強奸殺人案凶手趙志紅親自承認了該案件是他做的,並准確指認了現場。案件經媒體曝光後,趙志紅被“刀下留人”,但不知何故該案卻一直原地踏步,長期沒有啓動重審程序。

  呼格吉勒圖是不是被冤殺?在目前,還不宜做出任何評判。畢竟,一切要以法院判決為准。只是,該案真正讓人感到悲憤的是,既然2005年就已出現“一案兩凶”;經調查後,相關領導也表態,證據不足,有殺錯嫌疑,奈何一等就是9年,才迎來啓動重審的曙光?

  有新證據出現,能影響定罪量刑,那麼關鍵是法院為何沒有啓動重審程序?按照常理推測,呼格吉勒圖案既已轟動全國,其親屬得知“一案兩凶”之後,不可能不申訴;或者依照職責,法院介入、檢察院提出抗訴都行。9年未能啓動重審,里面究竟潛藏著何種不為人知的“博弈”?

  其實,這一幕何曾相似!已塵埃落定的聶樹斌案,也是2005年被媒體曝出是“一案兩凶”,但是此後,不僅調查結果被關於“暗室”。甚至在輿論灼灼目光的“炙烤”之下,重審在2013年姗姗來遲。其間,諸多信息不透明,讓公衆信任跌至冰點。而審視呼格吉勒圖案,又何嘗不是如此!重審原地踏步,一句“不知何故”,道出多少民衆不滿與相關機構的失職。

  呼格吉勒圖案原地踏步九年,有辦案人員的失職,不必多言。不過,更應思考一個問題:為何聶樹斌案和呼格吉勒圖案都經歷了如此軌跡?細究原因,固然有辦案人員推諉扯皮,其實更有制度的原因。按照規定,啓動重審程序,尤其是對死刑案件,應對申訴、啓動重審,通常會交給原審法院。可想而知,礙於部門利益,判聶樹斌或者呼格吉勒圖死刑的法院會有動力糾錯嗎?況且,當年參與審判的人都在當地,有的人還升了職,又怎能保證他們不打招呼、遞條子?

  任何人不能做自己的法官,人不能拽著自己的頭發逃離地球。但是,目前的啓動重審,往往是讓同一法院糾正自己犯的錯。如此,怎不讓人擔憂。(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溫江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