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平江火電事件”當走出誤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26 11:13:26


  湖南岳陽平江縣前縣委書記田自力的一封公開信,日前在網上被廣泛傳閱。他是國內罕見的主動辭職的縣委書記。田自力辭職事關一座可能將落戶平江的火電廠。自去年5月初至今的18個月內,項目經歷了三任縣委書記、兩任縣長;歷經一次較大規模的簽名反對活動及一次群體性遊行事件。

  田自力公開信並非盡訴委屈,而是再次向平江公眾陳情:為平江發展計,籲請接受這一項目。這可以理解為辭職之後,田自力對平江火電項目的二次責任擔當。

  平江縣,雖然山清水秀為本地人所驕傲,但貧困縣的帽子還在,就不能令平江人真正揚眉吐氣——這背後,缺少支柱產業是一重大症結所在。平江火電廠項目,一期投資近80億元,每年可繳納地方財政稅收約6億元,而平江縣去年工業稅收只有1.3億元。兩廂計較,意味著火電廠項目一旦落戶平江,就可以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GDP、稅收倍增,更可以帶動當地就業以及其他產業的聯動發展。

  帶有支柱性產業屬性的大項目,其實是各地竭力爭取的發展資源。即便經濟頗為強勢的東莞,近年也因本土產業缺乏植根性導致經濟遭遇發展瓶頸,痛定思痛後,大力呼籲引進支柱性產業。如此形勢下,火電廠項目落戶平江縣,當然被視為一縱即逝的機遇,一旦錯過,平江縣不知還要等多少年。

  了解這些,便可多少體會到,力促火電項目落戶平江,既具使命感,也有緊迫感——也因此,田自力不惜以官職與個人影響力對此項目先後做了兩次擔保。

  但是,近來,各地的“鄰避”事件層出不窮。對環境污染的敏感,一方面體現出民眾生態意識的覺悟和提高,但另一方面過度反應,也會放大“鄰避效應”,陷入誤區。有些“鄰避”事件,反對者往往見到大項目就如驚弓之鳥,沒有對項目全面了解,就認定必定污染環境,甚至採取激烈的方式進行所謂的“抗爭”。而某些地方應對“鄰避事件”時也缺乏耐心,不講究方法。要麼強力推行,要麼就患上“恐群症”——遇到群體事件就停工。這就陷入了“鄰避”引起的處置誤區之中:民眾因疑慮而反對,主政者的強制或者妥協,又加深了民眾疑慮。

  以平江“火電事件”為例,雖然已經通過專家環評,採取了各種防治污染的措施,但民眾疑慮仍未完全打消。其關鍵點並非在於支持與反對者之間沒有共同利益,只是支持者沒有成功令反對者信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可以兼顧;而反對者又經不起風吹草動,動輒反應過激。

  其實,都希望平江更好的各方完全可以達成共識。只要有可靠的設計、堅定的執行、隨時的監督、公眾的參與,就可以做到經濟與生態兩者兼顧,而不必在爭議與等待中坐失良機。這些,在技術與制度上,已經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表達並令公眾信服、信任。已有所悟的田自力公開信是一個有誠意的溝通開始,應有更多回應與理解,進而擺脫不必要的“鄰避”疑慮,為重建信任、走出誤區,共謀發展做一個更好示範。(來源:三湘都市報 作者:趙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