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屯路隧道“速度與激情”的真相是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5 00:40:29


大屯路隧道內,事故現場百餘米長的隔離欄被撞倒,事故一側全是隔離欄以及車身的碎片。
  據新京報報道,11日晚10時許,朝陽區大屯路隧道北沙灘段,一輛蘭博基尼與一輛法拉利在行車中發生事故,兩車失控碾軋護欄與隧道墻壁相撞。結果蘭博基尼車輛報廢,車禍現場1人受輕傷。目前@北京交警對此進行了微博通報,稱“事故原因正進一步調查”。

  盡管官方通報未給事情定性,對兩輛豪車也是用“紅色綠色小客車”代稱,可這並不影響網民對此事故的強勢圍觀。在網上,“鳥巢附近”“豪車車禍”等極具衝擊力的詞眼,還有“1人輕傷”和百餘米隔離欄全毀等後果的對照,迅即演變成傳播的“爆點”。

  正因“爆點”多多,該事件進入輿情管道後,引發網民豐富的聯想,令其儼然已跳脫普通事故的範疇。有人調侃:兩位司機在鬧市區整出這麼大的車禍場面,是在用玩命演出替《速7》做另類宣傳嗎?也有人驚呼:護欄都這樣了,司機都幾乎安全無恙,這應該是在給豪車性能打廣告。還有人搞延伸解讀:又見跑車出車禍,會不會又是哪位公子在依照“計劃”坑爹?

  這些打趣或吐槽,不乏戲謔的成分,但就事故處理而言,它不應失焦:從兩車毀損、護欄被碾軋成麻花、隧道北側墻皮被撕出一個大約70平方米的口子,內側鋼架以及疑似電纜綫被扯出、現場沒有看見刹車痕跡等情況看,肇事車輛可能有超速駕駛的嫌疑。那他們車速究竟是多少?隧道攝像頭有無記錄事故發生過程?……針對諸如此類的輿論關切,管轄警方調查切不可草草,而應全面還原事故真相,盡快公開案情。

  據了解,事發路段是“飈車黨”常選擇的“淩晨賽點”,而兩車車主又被指都是跑車俱樂部成員,這也讓公衆對其“飈車”的指證深信不疑。可以肯定,若其飈車屬實,那或涉嫌危害公共安全,可能受到刑事追究。

  事實上,該調查並公開案情的,不止是該案。新京報曾報道,大屯路隧道堪稱飈車族們的地下賽場和重要據點,附近居民曾多次向交通大隊投訴擾民。對於飈車現象,當地的奧運村交通隊曾進行過多次查處。就在去年,涉事警方還對此開展專項打擊,明確“露頭即打”,但飈車族經常跟警方玩“躲貓貓”。

  現實中,飈車行為屢屢危害公衆安全,為民衆所痛恨,但因此被抓乃至追究刑責的情形卻不多。在此情境下,公安部門應強化對飈車的執法,對民衆舉報的飈車行為,及時進行查辦,定期進行執法信息的通報,讓違法飈車者無處遁形。

  馬路飈車之危害,絕非一句“有錢就是任性”就能輕描淡寫。也只有剛性執法及時喊“哢”,飈車黨“速度與激情”才能漸次絕跡。而這種剛性執法,不僅要通過個案宣示其震懾力,更要在信息公開中顯出其“無死角”的一面。(來源:新京報 作者:佘宗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