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大清華搶生源斯文掃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30 14:18:17


  曾以為北大清華等名校從來不缺優質生源,現在發現名校“撕”起來其實更瘋狂。28日,北大和清華在四川的招生組分別發布微博,指控對方在招生過程中抹黑對手、重金誘惑考生。微信公號“俠客島”進一步爆料,上門搶狀元、“軟禁”狀元考生及家長、冒充考生讓對方的咨詢電話占綫等,是清華北大常用伎倆。

  北大和清華堪稱中國高等教育的兩面旗幟,但它們在爭奪優質生源方面的表現,用“斯文掃地”來形容也毫不為過。事實上,與北大清華的生源爭奪戰類似,各地名校幾乎都為“掐尖”使盡了渾身解數。這種愈演愈烈的招生亂象,不僅是中國大學教育的集體自我矮化,也充分說明如今很多所謂的“名校”已徒有虛名。

  名校熱衷於生源爭奪戰,究其因源於信心不足。在很多優秀考生流向海外高校、香港高校的語境下,那些名校的焦慮情緒不難想象。諸如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公然違抗教育部門“不得炒作狀元”的三令五申,與素質教育和高考改革的大方向背道而馳,正是因為它們已經認識到自身吸引力銳減的事實,有了緊迫感。

  只不過,這些名校越是為了爭奪高考狀元而“暗搶”“明撕”,越說明它們已經名不副實。各大高校投入大量財力、人力爭搶生源,表面上是重視人才,實質上卻是一種功利之舉。它們亟須籠絡到一批“尖子生”,靠他們撑起“名校”的門面。一些名校每年都會炫耀自己搶到了多少高考狀元,可能就是基於這一動因。

  有很多高校的管理者都沒有想明白,人們之所以會覺得某些“名校”不再像以前那樣輝煌,與高考狀元的多寡沒有必然聯系。人們在對一所高校作出評價時,最看重的指標是它培養了多少傑出人才、教學水平如何、有多少科研成果。如果沒有良好的人才培養機制,即使搶到了優質生源,也難以培養出真正的“大師”。

  每一所名校都有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夢想,但是,目前這種低水平的生源爭奪戰,只會讓這個夢想更難實現。每所大學首先要想清楚何為“大學之大”,要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畢竟,不同高校的優勢學科、教學風格各不相同,讓考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愛好差異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才有可能實現“人盡其才”。如果不摒棄“唯分數論”的錯誤認識,建不成世界公認的“名校”。

  在提升中國教育整體水平方面,那些擁有大量優質教育資源和政策優惠的知名高校,應該起到“火車頭”的作用,而不是給其他普通高校樹立壞榜樣。我們樂於看到各大高校在競爭中互相進步,但希望這種競爭不是為爭虛名而斯文掃地,而是在促進招生公平、鼓勵科研創新、改革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的良性比拼。(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湯嘉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