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公衆反對征收“擁堵費”不是“瞎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5 13:20:36


開征擁堵費(漫畫)
  “廣州人口比倫敦多三倍,交通用地僅為總用地的10%-12%,比倫敦更需要用擁堵費來治擁堵。”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日前表示。而對於擁堵費開征受阻、遲遲沒有落實,仇保興認為,這是有人在“瞎吵”,以民粹與情緒,代替理性和常識。

  近年來,全國不少大城市都曾多少出現“開征擁堵費”之類“治堵”建議,之所以“遲遲沒有落實”。稍稍梳理一下此前社會輿論所以反對“開征擁堵費”的理由,不難發現,這些反對理由恰恰包含了相當“理性和常識”的成分。

  比如,此前輿論反對“擁堵費”的一個理由是:在“開征擁堵費”之前,是否應首先在其他治堵手段方面做足文章?其實,更有效、更有治本作用的治堵手段,是發達的公交車、高架橋、地鐵體系和完善的城市道路規劃,“開征擁堵費”實際上只不過是一種治標、不得已性質的最後治堵手段,因此,在其他治堵手段的潛力和空間還沒有被充分挖掘之前,不能搶先收取擁堵費。那麼,相比倫敦等外國先進城市,廣州等國內大城市,在公交發展、道路規劃等治堵手段方面,是否已完全沒潛力可挖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數據顯示,目前廣州市的地鐵綫路只有260公裡,而倫敦地鐵則超過400公裡;廣州市公交分擔率只有50%多,而倫敦則超過65%。而在城市道路規劃方面,這正如仇保興也強調的,“廣州交通用地僅為總用地的10%-12%”,而倫敦市中心道路面積率是24.8%。至於所謂“廣州人口比倫敦多出三倍”,實際上并不准確。如最近媒體報道,“據倫敦當局統計,倫敦每平方公裡人口密度為5197人”,而2014年廣州市每平方公裡人口密度為1759人。這意味著,廣州人口密度只有倫敦的三分之一,“擁堵”程度遠不及後者。

  另一方面,公衆之所以對“開征擁堵費”不感冒,一個重要原因是以往許多類似“擁堵費”這樣以看似合理理由開征的行政收費及其背後的“管理就是收費”做法,一直缺乏應有的社會公信力,不僅往往顯得“名不副實”,而且收費的使用情況也缺乏足够的透明度,甚至淪為“糊塗賬”。如“停車費”常常并未用於停車場建設,“社會撫養費”并未真正用於“社會撫養”,“環保排污費”并未真正用於治污……在這種大背景下,“擁堵費”是否當真會被用於治堵,人們顯然不能不產生基於“理性和常識”的懷疑和擔心。(來源:大河報 作者:張貴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