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生源爭奪戰亂象該好好整治一下了 |
重慶市江津區高考狀元陽陽與複旦大學簽確認書後未被錄取,當時招生組老師稱,想被複旦大學錄取要做到三點:1.不要填提前批;2.把複旦大學作為第一批第一志願填寫;3.除了複旦大學,建議任何學校都不要再填報。陽陽母親感覺不踏實,讓女兒另填了一個平行志願,最終陽陽被該校錄取。
回過頭去看那份確認書,只是確定陽陽是複旦2015年的“優秀推薦生”,“凡第一志願報考複旦,且高考成績達到複旦在當地調檔綫者,將擇優錄取”,所以這的確不是保證錄取的保險箱。陽陽的分數雖然達到當地調檔綫,但是複旦另有規定:相同分數下,若是文科,要看文綜分數高低。在總分相同情況下,陽陽因文綜分略低而敗北。
確認書成廢紙一張,固然有考生及家長不謹慎的因素在內,但是,複旦作為國內頂尖大學之一,誰能想到它會挖坑讓考生跳?如果不是陽陽母親臨了留了個心眼,這個坑簡直就是火坑。
高考分數揭曉後,北大、清華等名校搶奪狀元成了沒有硝煙的戰爭。兩校甚至在微博互掐,一時讓公衆大跌眼鏡,教育部也再次重申嚴禁名校惡性搶奪生源。現在離發榜過去一段時間了,總以為狀元話題暫時算是消停了,誰知又冒出一個狀元來,這次乍一看似乎顛覆了被“搶”的慣例,而是狀元被名校所“棄”。但仔細探究,根源還是在於搶狀元。
複旦為何讓考生簽確認書?表面來看,是許諾“擇優錄取”,事實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建議任何學校都不要填報”,說穿了就是便於本校從容挑選,至於考生錄取與否,卻靠本人造化了。只是,自己的生源是保證了,考生進名校的路子卻被窄化了,這不是誤人子弟又是什麼?(來源:南國早報 作者:馮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