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廉價藥斷供不僅是價格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7 14:46:49


  “如果找不到這種藥,孩子只能用國外替代藥品,近6000元一支的價格將使更多家庭陷入困局,甚至放棄治療”。從今年7月起,不斷有來自福建、鄭州、河北、上海等地的網友發帖求一種叫“放綫菌素D”的藥。此次放綫菌素D斷貨,是因生產廠家浙江海正藥業有限公司“企業重組後生產綫調整尚需工藝驗證等”而暫停生產,致全國斷貨。

  事實上不僅是這種“抗癌廉價藥”,近年來很多廉價藥都出現了斷貨現象。有人認為這是因為藥品限價,導致藥廠虧本不願生產;還有人認為,現在醫院“以藥養醫”,壓縮廉價藥空間,即便進貨也只是進一點“應付”。由此出發,那麼解決廉價藥斷供問題,也就剩下了漲價一條路。

  漲價是敏感詞,但不是禁忌詞。為應對經典廉價藥消失情況,2014年4月,衛計委等有關部門聯合制定《關於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規定對納入國家低價藥品目錄的藥品,取消針對每個具體品種的最高零售限價;當年6月,衛計委又發布《關於做好常用低價藥品采購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確保常用低價藥品的保障;而從今年6月1日始,發改委取消了“絕大部分藥品”的最高零售限價。由此可見,廉價藥適當漲價并不存在政策掣肘,可為什麼廉價藥還會斷貨呢?

  一個關鍵在於,廉價藥斷供既跟定價屬性有關,也跟產品屬性有關。廉價藥存在兩種,一種是大衆藥,一種是小衆藥。廉價藥即便漲價,也不可能走奢侈品路綫,只能是適當漲價。對於大衆藥來說,由於銷量巨大,只要價格超過成本,那麼“規模效應”即可帶來豐厚利潤。但對於小衆藥來說,由於市場空間有限,最終因為缺少“規模效應”,不會帶來“金山銀山”。這也意味著,對於小衆藥品來說,除非賣出黃金價,否則“吸金能力”有限。

  很不幸的是,“放綫菌素D”是一種比較小衆的腫瘤化療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兒童常見的惡性實體瘤。面對小衆藥這個最大的實際,要把價格拔高多少,才能帶來“心動的利潤”?如果漲成了天價藥,那又為什麼非此不可呢?除此之外,我們還經常看到,像蛇毒血清、免疫破傷風針等急救藥,也經常出現斷貨斷供現象。它們的共同點在於,既是廉價藥,也是小衆藥,廠家由於利潤少而產得少,醫院由於用得少也進得少。

  解決廉價藥斷供沒有特效藥。對於廉價藥中的大衆藥來說,可能存在價格倒掛,為了避免“一廉就死”,只能容忍適當市場漲價;但對於廉價藥中的小衆藥來說,更重要的還是建立一種保障措施。比如說,能不能對一些廉價藥生產企業提供資金補貼,讓醫院有利可圖,而又不改變廉價藥的基本價格屬性;能不能在行業內建立“紅名單”,對那些堅持生產廉價藥的企業,提供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讓他們“墻內開花墻外香”;能不能建立跨醫院、跨地區的儲備制度,采取集中采購和集中儲備的形式,防止局部斷供。

  不管如何,廉價藥斷供不僅僅是價格問題,不能完全指望通過市場特別是漲價解決問題。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拿出改革的精神和辦法,多從內因著眼、著手、著力,有的放矢、對症下藥,終能創造性地解決斷供問題。(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喬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