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攻堅克難需要女排的專注和韌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3 15:50:05


  年輕的中國女排在裡約奧運會奪冠了。等待12年終見“王者歸來”,許多人喜極而泣。“女排精神”很快成了刷屏熱詞,在話語多元的輿論場,時代的共鳴竟然如此強烈。在這一刻更容易讀懂中國,盛贊執著專注永不放棄的女排精神,正是希望借此攻堅克難,再次為中國的改革發展提速。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女排頑強拼搏創造了“五連冠”的輝煌,受到女排的激勵,國人喊出了“學習女排,振興中華”的口號。那個年代,改革尚在起步階段,經濟薄弱、物質匱乏,但是中國人民由女排的崛起感受到了實現國家富強的精神動力,學習中國女排成了各行各業的自覺行動。理想的大旗獵獵作響,一批不計個人成敗的“急先鋒”打破體制壁壘,為改革趟出了路子,他們也都成了當之無愧的“鐵榔頭”。

  賽場上從來沒有常勝將軍,三十年來中國女排幾度起伏,可見競技體育的競爭是多麼激烈。讓人欣慰的是,中國女排總有一股打不垮的精氣神。中國女排再次獲得奧運會冠軍,實力固然是基礎,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在幾場硬仗中打得觀衆熱淚盈眶的中國女排重新詮釋了女排精神———執著專注,永不放棄。談論女排精神,過去我們看重的是吃苦,隊員為了勝利不懼“魔鬼式訓練”,而現在我們更欣賞的是專注和韌勁。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就像一個為排球而活的人。作為“五連冠”的功臣,郎平在退役之後原本可以得到一個體面的職務,但是她放棄了這種看上去一馬平川卻不適合自己的生活,無論是在海外還是在國內,無論是在俱樂部還是在國家隊,她只以排球為事業,心無旁騖。在這個充滿了太多機會的社會,很多人都覺得名利唾手可得,不肯“耽誤”一點時間。而郎平用了32年,才實現了從奧運會冠軍隊員到奧運會冠軍教練的“升級”。這個精神偶像閃爍著理想主義光芒。

  今天的中國已經不需要用“女排必勝”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女排的這次勝利之所以引起巨大反響,是因為她們在新的時代引發了全社會的精神共鳴。物質極大豐富的年代很容易讓人滿足於安逸的生活,也因此習慣性地拖延或者逃避眼前錯綜複雜的問題。現在無數人在談論女排精神,正是希望借此機會重溫那段奮鬥的歲月,重樹理想的旗幟,朝著明確的方向堅定前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