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當北京“活魚下架”遇上水產品專項檢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8 12:56:58


11月23日,廣渠路家樂福超市,賣活魚的魚缸已經被撤掉,冷凍的水產品還在售賣。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為進一步了解市場銷售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摸排水產品的主要質量安全隱患,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日發出通知,在北京、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北、廣東、四川、陝西等省市開展經營環節重點水產品專項檢查。

  相關部門啓動專項檢查,職責所在,使命所向,這本是條稀鬆平常的時政新聞,但因為恰好趕上北京大批“活魚下架”而讓輿論格外關注。

  近日,北京多家超市停售淡水活魚引發各種猜測,有說是水質污染所致,有說是接政府通知所為,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緊急通過官方微博通報稱“網傳北京市水體污染導致淡水魚污染的傳聞不可信,部分超市停售淡水活魚屬於企業自主行為,北京從未統一下達停止銷售淡水活魚的通知。”而相關超市給出的回答是,“根據消費者購買習慣和銷售量進行品種的調整”,可是,畢竟衆多不同超市步調、時機如此驚人一致地品種調整,卻不能不讓人想起元芳的著名金句:此事必有蹊蹺。

  食品安全領域裡不經意間的風吹草動,大都讓公衆本能地心頭一緊,憂慮不安。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活魚下架”?這事關“舌尖上的安全”,公衆期待著一個能够被說服的答案。24日有報道稱,國家食藥監總局水產品專項檢查消息洩露,經營者聞風而動,“活魚下架”是為了逃避檢查。就在這驚人消息爆出不久,北京市食藥監局出面表示“對於水產品監督抽檢屬於食藥監局日常工作,所有抽檢工作都是依據監督抽檢有關規範流程開展的,經當事人認可和配合,也不存在保密或洩密問題”。

  而根據北京市食藥監局提供的信息看,2016年至今,北京全市抽檢水產品合格率達96.62%;2015年至今,全市抽檢水產品總體合格率95.94%。“時間上月月季季都有抽檢,空間上覆蓋了本市各大水產市場、商場超市、餐飲企業,總體狀況良好”。按說全市範圍內水產品合格率都達到了九成五以上,常理上就不太應該出現主動放著生意不做,卻在同一時間段大面積“活魚下架”。商家到底圖的是什麼?難不成是饑餓營銷?漲價的前奏?還是安全原因?而北京媒體也似有所指地寫道:記者注意到,目前正處於全國統一的“畜禽水產品禁用物超標專項整治”時期。

  放在更大的背景下看,雖被嚴厲打擊,但養殖業添加違禁藥物現象并未禁絕,所以,不管怎麼說,大批活魚恰恰是在專項檢查這個“敏感”的時間段裡下架,盡管目前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够證明是魚“躲”了起來,但同時也尚無一個令人信服的說辭能够合理解釋這一切,自然也就打消不了各種合理懷疑。

  而這客觀上也使得公衆對於由國家食藥監總局啓動的水產品專項檢查愈加期待和矚目——謎底,可能真的要留給了由國家食藥監總局啓動的水產品專項檢查來揭曉了。人們更相信,更高層級主導下的抽查摸底,不僅數據更為客觀、真實,同時對地方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也能形成一種監督和鞭策壓力(來源:華商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