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治霾神話”忽悠了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09 17:06:43


 
  顯然,“霧炮車”生產廠商的虛假宣傳與刻意誤導,已然涉嫌違法經營。但在當下紅火的財政采購“治霾神器”熱中,假如沒有政府相關部門的主動所為,積極配合,這場虛火也很難燃燒起來。

  稍具常識都知道,無論是水污染還是大氣污染治理,根本之道在於堵住污染源,最大程度降低污染排放。“治霾神器”縱使能短暫淨化貼近身旁的空氣,但對大範圍的霧霾來說,連起碼的“治標”都談不上,而只是一種近乎自欺欺人的把戲。但只因其與治霾掛上了鈎,而且在大街上又很吸引眼球,就成了相關部門重視治霾投入的道具。

  說到底,財政資金競相采購“治霾神器”背後,是扭曲的政績觀在作祟。它與人們以往見慣了的“形象工程”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似重視環境治理,投入了巨額財政資金,但重金購入的神器只是偶而露露面“表演”一下而已,所謂治霾最終做的還是嘩衆取寵的表面文章。

  “霧炮車”治霧霾,無異於現實版的“皇帝的新裝”。受騙者招搖過市,自以為得意,殊不知拙劣把戲已暴露無遺。面對愈益嚴重的大氣污染,一些地方不是下大力氣尋根朔源,謀求治本之道,卻熱衷於搞花架子,花重金采購所謂“治霾神器”,這對環境治理是個危險的信號。(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閱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