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穿山甲公子”原本是個簡單的橋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09 20:29:39


 
  然而這個故事具有“穿山甲”“公子”“官員”等多個互聯網熱門元素,它在網上刷屏幾乎是擋不住的事情。實事求是說,公衆的這種興趣未必是什麼壞事,它反映了中國輿論針對反腐敗的動員水平。

  出了這樣的事,官員們有十個嘴巴也說不清,這從側面說明公衆對官員的信任度仍不够高。這或許是現階段的一種無奈。

  這當中有少數人熱衷炒作,推動事情的上綱上綫,這樣的情況已是互聯網輿論事件中司空見慣,它很難被“徹底解決”,恐怕更需要認真應對之。

  中國這幾年每次出公共輿論事件,最初涉事官方的回應往往以“撇清責任”為主要目標,因此輿論效果一般不好。我們認為,地方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對地方的整體形象和輿論場整體氛圍應當有積極的角色扮演,而不應撇清自己就萬事大吉了。後一種態度是沒有溫度的,所涉的底綫也不够高。

  “穿山甲公子”這件事本來挺簡單的,如果是搞豪華公務宴請,明顯違紀。如果確有穿山甲這道菜,明顯違法。所涉部門嚴厲調查,誰違紀違法就處理誰,實際情況大概的確是按照這一邏輯展開的,但是呈現到互聯網上,帶給很多人的卻是另一種觀感,官方應對這一局面的反複出現進行反思。

  當前輿論場的情況非常複雜,面對這種複雜的第一個態度恐怕是要擔當。當質疑到來的時候,哪怕是正確的躲閃,也會激發一些負面的聯想。而勇於接受監督,不把自保放在第一位置,是這個時代應當鼓勵的大忠大勇。(來源:環球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