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老外免試上清華是一種情緒化解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25 17:19:00


  近日有關“按照《2017年清華大學國際學生(本科)招生簡章》要求,學生僅需通過漢語水平考試(簡稱HSK)就能申請清華大學”的報道引發輿論質疑,認為此舉降低了國際生讀名校的門檻,間接導致中國學生為讀名校而移民。對此,清華大學回應:國際生報考清華大學需要滿足多項條件,HSK僅為申請條件之一。

  去年,清華招生辦就曾放出消息,將於2017年起采用申請審核制招收國際學生,取消筆試。亦是說,外國人進清華讀本科可免筆試,提交申請材料等審核通過即可。轉眼間,這一招生動向在某些標題黨的渲染下,竟掀起了爭議與怨言并存的輿論風波。標題中直言“老外不用考試上清華”“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表現出滿滿的教育不公,更營造出“崇洋媚外”的既視感,而清華大學也由此被推至風口浪尖。

  按常理講,中國頂尖的高校面向國際學生,施行申請審核制招生,的確容易給人造成“厚彼薄此”的嫌疑。畢竟,這些名校對於國內的莘莘學子而言,擠破腦袋都想進入。在應試成績仍然將絕大部分國內學生拒之門外的語境裡,對國際學生免除筆試無疑像是大開方便之門。這種強烈的對比中,自然會讓國人深感不適,甚至有種“被薄待”的感覺。

但實際上,大量激烈的網絡評論中,有些重要且能反映事實本質的細節卻被有意無意地曲解了。比如,“不用進行校方的筆試”被解讀為“不用考試”。事實上,申請清華的國際學生不僅需要通過漢語水平考試。還被要求提供推薦信。學校最終采取的是綜合評價,會基於大量非考試成績形式的參考指標進行衡量。亦是說,免筆試看似降低了挑選國際學生的門檻,實際上更加注重申請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是對招收生源機制的一種教育創新。

  進而言之,這種招生形式的變化,其實擴大了優秀生源的申請範圍,無形之中也增大了申請者的競爭壓力。而申請是一回事,會否被錄取則是另外一回事。即便“具備申請資格”也并非就登上了“直通車”。學校還會再進行專業加試,從而保障生源質量。外籍學生申請國內名校“不用考試”顯然只是對招生新政的片面解讀,是不理性因素使然和情緒化歸因的結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