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環境污染早發現 須激活社會力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24 14:29:08


 
  一言以蔽之,環境保護不是環保部門一家的事情,單靠環保部門是管不過來的。從發達國家治理環境污染的經驗來看,“衆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廣泛激活社會力量參與到環境保護的事業之中來,才能做到環境污染早發現,早治理,才能避免類似華北超大污水滲坑這樣的嚴重污染事情發生。

  事實上,最早發現華北超大污水滲坑的就是重慶一家環保公益組織。從環保實踐來看,環保公益組織、環保公益基金等民間組織、民間環保人士,能發揮政府行政力量無法替代的作用。我國在這一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經驗,如阿拉善生態協會(SEE),是由中國近百名知名企業家出資成立的環境保護組織--不僅很大程度上改善和恢複了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的生態環境,減緩或遏制沙塵暴的發生,更重要的是喚醒了中國企業家的環保社會責任和公衆的環保意識。

  環保問題是一個公衆性、公益性問題,這就為社會力量參與到環境污染早發現等環境保護中提供了可能性,如防控機制、環保意識的宣傳教育、公衆調查、社會評價、重大污染事件應急相應、環保公益訴訟等,甚至可以說除行政執法以外的環保每個環節,社會公衆都可以參與進來。

  空氣、水源等環境污染問題,誰都不能獨善其身,廣泛激活、充分調動社會的無窮力量參與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才能更明亮、更美好。事實上,社會公衆參與熱情很高,但需要環保部門進一步疏通渠道,主動引流,這是環保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也唯有如此才不至於陷入“來晚了”的環保被動局面。(來源:東方網 作者:盤和林 作者系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