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扶貧攻堅豈能“兒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27 16:11:00


  “我是您的兒子”,五十多年前的風雪之夜,黨和人民的好幹部焦裕祿用這句話溫暖了寒夜裡貧困老人的心,也融化了全國人民的心。

  不過,也有極個別基層官員早已脫離了和人民群衆之間的聯系,扶貧工作一味敷衍,檢查時弄虛作假,傷了老百姓的心,也讓黨和政府的形象受損,嚴重者甚至會誤導一地一城扶貧政策的制定。

  根據報道,近日,在脫貧工作國家省際交叉考核中,中部某縣上演了一場幹部“裝兒子”的戲碼。為應付檢查,避免“露餡兒”,一名年輕幹部“潛伏”到貧困戶家裡“裝兒子”,想替貧困戶回答問題、蒙混過關。但“演技”再好也難讓百姓接受,最終還是露了餡兒。

  同樣是為人民服務的基層幹部,同樣是在開展扶貧工作過程中,這位“裝兒子”的官員和自認為人民兒子的焦裕祿相比較,前者是把自己變成兒子坑害群衆,後者是把自己當兒子服務群衆,前者是到貧困群衆家裝兒子,後者是以兒子身份到貧困群衆家,都是以“兒子的名義”來做事,結果卻南轅北轍,大相徑庭。

  啼笑皆非之餘,我們更應該想想,二者同路卻殊途的根本原因在哪?事實上,為官者做不做實事,說的是真言還是假話,就看官員是否始終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

  焦裕祿始終懷著為人民服務的心,把人民群衆真正看做自己的父母,自然在工作中對百姓噓寒問暖,為百姓不辭勞苦。而這位“裝兒子”的官員,顯然在工作中已經忘卻了自己該幹什麼,面對檢查就臨時抱佛腳,自然是群衆不買賬,百姓不答應。

  其實扶貧工作造假并非什麼新鮮事。此前,也有國家級重點扶貧縣曾經以超過30倍的比例虛報該縣的招商引資金額,把一個總投資不超過300萬元的項目“吹”成了投資超過1億元的大項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