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不限流量”套餐限速限量算耍流氓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2 14:28:52


  看劇不扎心,游戲不卡頓——“提速降費”三年之癢後,運營商終於在流量套餐上開閘放水了。有人號稱“任我用”,有人套餐叫“冰激淩”,有人幹脆“流量不限量”……工信部最新的數據也顯示,截至4月底,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1377M,比去年同期增長116.8%。在手機已成為“社交器官”和生產工具的今天,流量成本下降的意義恐怕未必比“電費每度下調1分1”來得小。從這個意義上說,“不限流量”套餐是信息化生存的的大勢所趨。

  不過,所謂“不限流量”套餐,其實就跟“流量不清零”的花活一樣,默默添加了不少前置性條件:比如當用戶當月流量達到某個數值後就會限制其網速,部分套餐還會限制單月流量使用上限,可謂是“限量又限速”。說起來,這當然是情有可原的:一則,硬件上說,每個基站能支持的連接數是有限的,數據上行下發總量沒法太任性。一句話,網絡承載能力有限,因此,目前的移動通信網絡能力仍無法支持真正意義上的不限流量。二則,從國際慣例上看,無論是美國的AT&T或者韓國LGU+等國際運營商,玩法也都差不多,套路大同小異。這樣一想,好像完全可以在明規則範圍內心照不宣。再說,反正單價是跳水了,愛用什麼江湖花名似乎就由它去好了。

  就在今年5月,有運營商向媒體吐槽:競爭對手推出的“無限流量”計劃,長遠而言非常危險,可能導致虧損,“不該大規模發展無限流量套餐”。不過,假不限也好、真限量也罷,流量營銷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再也無法回頭了。有兩重事實需要正視:眼下,在移動寬帶方面,中國4G用戶總量達到8.49億,在移動電話用戶中的占比達到63%,居全球前列。用戶使用方面,今年以來,平均每用戶單月手機上網流量均保持在1G以上,4月份達到了1.3G,是2014年的6倍多。此外,今年4月,工信部和國資委還聯合發布了《關於實施深入推進提速降費、促進實體經濟發展2017年專項行動的意見》,對全年的提速降費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於此而言,不管你開心不開心、驚喜不驚喜,流量解鎖的日子,已經在未來將至的路上。

  不過,“不限流量”套餐限速又限量,如果前置條件完全隱匿於“最終解釋權”,起碼在營銷上涉嫌誤導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廣告法》等公序良俗估計也不能視而不見。手機流量廉價時代正在道路,靠噱頭來拉攏消費者的伎倆遲早會被戳穿。把話說在實處,不靠文字耍流氓——這也是提速降費的規則之意吧。(來源:光明網 作者:鄧海建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