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實施九年 “限塑令”淪為“賣塑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3 12:33:14


“限塑令”的尷尬(來源:華商報)
  中國官媒批評,中國實施九年的“限塑令”已淪為“賣塑令”,這一禁令目前幾乎名存實亡。

  《人民日報》昨天報道稱,在目前中國百姓的生活中,塑料袋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哪怕只是少量的商品,比如兩頭蒜、一個西紅柿、幾個小芒果,超市導購依然會使用透明手撕連卷塑料袋,將它們分類裝好、稱重、貼價簽。

  在小商鋪,塑料袋可隨便提供;在大超市,結賬時收銀員還會主動問顧客是否需要塑料袋,而大部分消費者都選擇花幾毛錢買個塑料袋,用來裝好物品。

  中國最初推出“限塑令”的目的是為了鼓勵民衆使用環保袋,但有些超市根本沒准備環保袋,想裝東西只能買塑料袋。還有些商家通過“互聯網+”推廣塑料袋,付款時掃碼關注,就能免費得“袋”。

  報道形容,超市從“限塑令”中賺得鉢滿盆滿,手拎袋一律收費,連卷袋則以強制消費的方式轉嫁到商品價格中。

  中國自2008年6月實行“限塑令”,規定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厚度少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在中國實施“限塑令”之前,新華網曾引述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公布數據,中國居民每天買菜要用掉10億個塑料袋,其他各種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億個以上。(來源:聯合早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