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美產業互投的文化衝突并不可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23 18:53:37


 
  說到中國投資在國外所受之委屈,曹德旺的美國工廠實在算不上什麼,可讓中國投資者作為教案研讀的,抑或說最憋屈的案例,是首鋼收購秘魯鐵礦案例。1992年,首鋼斥資1.18億美元收購了瀕臨破產的秘魯鐵礦,可正常生產沒多久,首鋼秘魯公司就在1996年因工薪問題而發生了長達42天的集體罷工事件。此後20年,罷工頻頻上演,“小打小鬧”的罷工年年發生,較大的罷工事件,平均3年一次。直到2014年,在經歷了長達24年的痛苦磨合後,首鋼秘魯公司的生產與管理、投資與效益才基本達到了理想狀態。

  中國已在去年實現了從投資純引進國到投資淨輸出國的轉身。就現狀并展望未來,中國資本“經營全球”已呈世界新態勢。各國出於對中國資本的競爭性吸引,包括美國、歐盟這類傳統投資輸出國在內,為吸引中國資本到本國開廠辦實業,投資環境尤其是目前太過明顯的那些個對中資的歧視性政策,都得逐步廢除或更改。

  就當下而言,中國企業家或職業投資人,去海外投資辦廠前,不光要研判市場前景,更當聘請專業機構研判對象國的投資環境,尤其是其中的工會制度和勞動訴訟制度。這20餘年,萬向集團魯冠球在美投資辦廠,辦一家成一家,最重要的心得就是知己先知彼。(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魯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