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無煙訴訟第一案”絕不是簡單較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8 19:10:26


動車車廂內嚴禁吸煙標誌
  近日,開學上大一的河北女生李穎起訴了哈爾濱鐵路局,起因是她在從北京前往天津、由哈爾濱鐵路局運營的K1301次列車上聞到了刺鼻煙味。目前,北京鐵路法院已受理此案。有專家稱該案“意義重大”,有助於推動普通列車禁煙,可稱之為“中國公共場所無煙訴訟第一案”。

  普通列車禁煙,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即便在《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中已明確規定,“所有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煙”,可現實中,規定總是礙於各種人情世故,往往得不到落實。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確實需要有人來較真,否則,一紙“禁煙令”將淪為擺設,乘客被迫吸二手煙最終也將會成為常態。

  或許有人會講:“不就是吸了次二手煙嗎,大學生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恰恰是這種想法,足以證明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對於在列車上被動吸二手煙的遭遇,早已見怪不怪。其實,從表面上看起來,女大學生的一紙訴狀,僅僅是出於對吸二手煙的不滿,但實際上,這樣的較真,對推動普通列車全面禁煙有著重大意義。因為,普通列車上確實設有吸煙區,可在吸煙區抽煙,煙味仍然會彌漫到車廂。況且,吸煙區往往設在過道、厠所旁,空間狹小,通風條件很差,這就導致煙味最終仍是在車廂擴散。

  以往,對於在吸煙區吸煙的人,乘客并不會過多去責問、提醒,或是捂著鼻子遠離,或總是做那個“沉默的大多數”。可漸漸地會發現,其實吸煙區的設立,與其說是對煙民的包容,還不如說是對他們的縱容。一方面,吸煙的危害已無須贅述,相信不管是吸煙者還是不吸煙者,都深知吸煙對健康的影響,但為什麼在公共場所,禁煙令卻往往成為擺設呢?這其中,與吸煙者的個人自由與公衆健康的矛盾狀態,有著很大關系。

  另一方面,“禁煙令”的差異化實行,也是造成吸煙屢禁不止的關鍵原因。應看到,有些市區確實很明確地寫到禁止在公共交通工具內吸煙,并規定吸煙場所的所在單位有義務對吸煙者予以勸阻。但在列車行駛途中工作人員的勸阻,很難起到作用。更應看到,高鐵上已實行全面禁煙,而普通列車卻并沒這麼做。這就導致,同樣都是城市交通的一張名片,都是社會的一塊公共流動場所,如此差異化的“禁煙令”,非但不能稱為人性化,反而還會以犧牲不吸煙者的身體健康為代價,讓更多人覺得不公平。

  由此看來,“無煙訴訟”其實是對被動吸二手煙的有力控訴,也代表著很多人的心聲。普通列車上的吸煙現象,是“差異化”禁煙令的一個縮影,也是城市文明格局的一把標尺。推動普通列車全面禁煙,不僅需要一個人的較真,更需要多數人能站出來,勇敢地對公共場所吸煙說“不”。當然,這些都建立在鐵路部門及時提高服務意識、優化乘客乘車體驗的基礎之上,讓普通列車成為“無煙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來源:華商報 作者:宋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