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女德班,一樁越來越粗鄙化的生意
http://www.CRNTT.com   2017-12-05 19:55:45


 
  讓我難以理解的是,康氏兄弟這樣三觀歪樓、價值觀嚴重跑偏的“女德班”居然開到了鄭州、溫州和三亞等地。揆諸全國,這種所謂的“女德班”并不在少數。

  說到底,是因為如今的“女德班”已然成了一樁門檻極低的生意。生意太火爆,以至於水平高的講師不够用了,於是各種人物都可以搖身一變,被打扮成“大師”。

  男尊女卑思想早在近100年前的“五四時期”就被批得體無完膚,現在居然登堂入室宣之於衆,甚至走上大學講台,想來荒謬至極。有些人缺乏辨別能力,對糟粕卻甘之若飴,也真是讓人著急。不過,這種粗鄙化的生意,雖被精英階層與民衆大肆批駁,卻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現實,那就是它的確有生機勃勃成長的土壤。

  不得不說,在一些人的腦海裡,還有著強烈的男尊女卑思想的遺毒,認為有必要對女性的思想、行為進行規訓。這些人往往借著複興傳統文化的東風辦學,卻往裡面夾帶貶抑女性、毀損女性的私貨。而無論是單位、老公送去,還是女性主動選擇來上這種“女德班”,背後也或多或少都有這方面的因素。顯然,這是對女性意識崛起的一種粗暴反擊。傳統文化的複興,本不該為一些封建文化的糟粕招魂。

  兜售一種觀念,有時候會像布魯諾一樣被送上火刑柱燒死,有時候可能成為一樁賺得盆滿鉢滿的生意。美國史學家羅伯特•達恩頓的那部講述《百科全書》出版史的著作———《啓蒙運動的生意》(1979年原版,2005年三聯書店中文版),說的就是有些人怎樣依靠兜售觀念賺錢。在達恩頓筆下,《百科全書》的故事,與其說是一種啓蒙思想史,不如說是“一本商人的思想史”。

  可以說,兜售者的水平,從某種意義上重塑、決定著接受者的水平,這顯然特別值得警醒。為何有那麼多人對“女德班”趨之若鶩?什麼人在為“女德班”買單?又是誰促成了這樣的生意?這才是“女德班”生意背後特別需要探究的問題。

  別小看這些思想遺毒,歷史上,文化的倒退,并不鮮見。我們現在批評女德班,正是希望這種抑制女性的所謂女德,絕對不能成為阻礙女性權利的桎梏。(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陳白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