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禾花雀升級為極危 瘋狂捕獵“天上人參”
http://www.CRNTT.com   2017-12-10 21:02:56


 
  最終,這些達到出售分量的黃胸鵐被分袋,隨後100只一箱地包裝起來,運往南方。“從收購到賣去南方,一只黃胸鵐的價格要翻3倍。”

菜單寫“黑話”偷梁換柱

  北青報記者查詢資料發現,目前已經查處的收購、販賣黃胸鵐的案件中,黃胸鵐的數量可達數千只乃至數萬只。

  河北的一名護鳥志願者表示,2016年,在唐山一處收購、飼養、販賣野生鳥類的大型窩點裡,她發現了數千只黃胸鵐。關於執法人員查處這處窩點的媒體報道顯示,此次行動解救野鳥3.6萬只,其中黃胸鵐約6000只。

  據公開資料顯示,2000年到2013年,僅媒體報道的查獲捕殺黃胸鵐的案例就有28宗,最多時,廣州和韶關查獲的被捕殺黃胸鵐數量達到10萬多只。

  2013年,有廣州媒體報道,廣州的部分酒樓出售野生黃胸鵐,面對執法人員的檢查,一家餐廳總經理稱是“熟客拿些貨(黃胸鵐)過來,我們加工處理,現在所有的禾花雀全部處理完了。”

  前述廣州護鳥志願者告訴北青報記者,黃胸鵐在廣州市場上的價格近幾年不斷攀升,此前一些餐廳甚至會公然叫賣黃胸鵐,後來經過幾次打擊行動,很少有餐廳會把黃胸鵐寫在菜單上公開賣了,而是改頭換面。“黃胸鵐又被叫作禾花雀,一些餐廳就在菜單上用‘荷葉’指代禾花雀,一般一只禾花雀可以賣到60多元錢,一盤子上12只。所以你看到有的餐廳一道以‘荷葉’為主題的菜要價700多元錢,就可以判斷賣的是黃胸鵐了。這種菜也只有有錢的人才吃得起。”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告訴北青報記者,所謂的“天上人參”,只是傳說而已,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黃胸鵐的營養價值與鵪鶉、鴿子差不多。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黃胸鵐屬於候鳥,可能和不同地域的鳥類接觸,捕捉、宰殺、食用這類飛鳥,增加了感染不明病毒的風險。此外,黃胸鵐體內的一些寄生蟲在烹煮不徹底的情況下可能進入人類體內。最後,這類野鳥都是通過非法手段捕獲的,其捕獲手段不排除使用毒餌,此前曾有人類食用用毒餌捕獲的野鳥後中毒的案例。“食用來歷不明的野鳥,徒增食品安全風險,不可取。”(來源:北京青年報 本報記者:屈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