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禾花雀被吃到極危,還有多少生靈要因“壯陽”滅絕?
http://www.CRNTT.com   2017-12-10 21:06:03


 
  物質生活的提高,帶來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且民間自古有“藥補不如食補”的說法,這本沒什麼。但前提是,要尊重科學。專家介紹,禾花雀的營養價值與鵪鶉、鴿子差不多,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證明其有壯陽的功效。

  相反,吃的風險卻很大。禾花雀屬於候鳥,生存環境複雜,體內存有大量寄生蟲,在捕捉、運輸及宰殺過程中,也有可能感染各種病毒。這些風險最後都被轉嫁到食用者身上。

  這也是食用野生鳥類乃至所有野生動物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知名科普微博“博物雜志”曾多次科普過此類常識,面對網友“怎麼吃”的問題,他毫不客氣地“懟”了回去。

  有人可能會說:以前可以吃,現在咋就不行?這些人沒看到,被允許是因為當時吃的數量和速度遠低於其存量與繁殖速度。到了今天,這一前提已不存在,被禁吃也是理所當然。

  即便單是為了滿足口福,著名“吃貨”蘇軾說過:“口腹之欲,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懂得克制,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當自己的口腹之欲威脅到其他物種生存時,就要消滅自己的貪婪。

  所以,無論是從法律上,還是僅為健康計,吃禾花雀都是花錢招險的不理性行為,壯陽更是無稽之談。真有病?出門左拐上醫院。(來源:澎湃新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