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關注:此事對李同學影響如何?在深陷輿論漩渦的日子裡,他背負著怎樣的心理壓力?
即使這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這也必然超出了他的預想與承受能力。而如果這一切都是來自某種力量的授意,來自某種利益的需要,讓孩子成為了利益背後的犧牲品,那麼誰有能力、有資格為一個可能被毀掉的孩子埋單?
一片討伐聲與質疑聲中,我們可能都沉溺於對真相的追求、對事件的批判,卻唯獨忽略了“神童”本身。我們聽不到孩子的聲音,而他可能已經陷入深重的困擾中。這不該是一個未成年人承受之重。(來源:新京報 作者:張忠楊) |